地方

  • 安徽阜阳:围绕“治欠三字诀”提升治欠工作质效

    创新“防、处、治”三环联动,系统推进欠薪问题综合治理。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欠薪线索总量1.63万件,同比下降2.43%,办结率94.77%。一是重“防”抓前端。健全欠薪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依托一体化平台实现对欠薪线索的全流程闭环监管。建立多渠道投诉受理体系,按月分析...

  • 浙江宁波:镇海区以“工会+检察”协同为核心,构建“预防+赋能”劳动法律监督长效机制 “提示函...

    “从业5年了,一直不知道有妇科检查的福利,多亏工会和检察院的监督检查,帮我们争取到权益。”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一家危化品物流企业的女职工说道。据悉,今年以来,镇海区总推动工会的柔性协调优势与检察机关的刚性执行力量相结合,完善“商调裁诉执督”劳动纠...

  • 四川内江:矛盾化解出实招 护企安商再升级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内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大中型企业200余家,常住和流动人口近15万名。企业聚集、人口密集,既有发展优势,也有矛盾风险。近年来,内江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紧扣辖区实际,在矛盾化解上出实招,让营商环境既有“法治尺度”,又有“服务...

  • 内蒙古兴安盟:全力打造便民解纷枢纽

    邻里发生矛盾怎么办?遭遇恶意欠薪去找谁?物业纠纷如何处理……在兴安盟,群众遇到烦心事有了统一答案——有事儿,找综治中心!兴安盟以综治中心规范化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信访工作法治化“三化融合”为统领,将综治中心打造成集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

  • 山东济宁:劳动能力鉴定门诊开诊 鉴定服务从“集中等”变“随时办”

    近日,山东济宁市劳动能力鉴定门诊正式开诊,首诊便为60名职工提供了精准高效的鉴定服务。这一举措打破了工伤职工必须集中参与现场鉴定的传统模式,标志着全市劳动能力鉴定从“集中批次办”迈入“灵活随时办”的新阶段。劳动能力鉴定门诊主要面向伤情单一、情况清晰且稳...

  • 江西会昌:多部门协同发力 双节护薪在行动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为让广大劳动者安心过节,会昌县人社局联合公安等部门聚焦欠薪问题,集中攻坚多起案件。通过核查督促、限期整改、跨省追缴、集中发放等举措,累计为近14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超60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节日期间社会和谐稳定。跨省追缴,集中...

  • 湖北宣恩:“入企速裁快调”高效化解工伤纠纷,实现劳资双赢

    近日,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入企速裁快调”机制,仅用三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跨县工伤赔偿纠纷,赢得企业与劳动者一致好评。此举是该县深化“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模式的生动实践,有效提升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效率与温度。2025年1月16日,来凤县居民余某在宣...

  • 湖北公安:“一站式”劳动维权窗口 小窗口守护大民生

    公安县人社局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新建立“一站式”劳动维权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机制,探索出一条“社会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的维权新路径,切实守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多头跑”到“一窗办”,打造高效维权港湾为解决劳动者“维权难”问...

  • 河北邱县:“执法+调解”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日,河北邱县新马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成功化解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为二十余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及材料款二十余万元。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正是邱县扎实开展“执法+调解”融合试点工作、以温情执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生动实践。快速响应,直面群众急难愁盼今...

  • 浙江东阳:2025年度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练兵比武活动举行

    10月13日-10月15日,2025年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练兵比武活动在东阳举行,来自全省11个市代表队的33名仲裁员同台竞技,各展风采。在为期3天的赛程中仲裁员以赛为练、切磋技艺,用专业比拼诠释仲裁担当。本次比赛以“模拟实战”为核心,设置文书写作与模拟庭审两大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