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女工休产假期间自行负担社保不合法

    【案情介绍】兆女士在休产假期间,收到任职单位的通知,要求其在休产假期间社会保险费用全部由本人承担,全部社会保险费费用直接从其复工后的工资里扣除。此单位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律师解答】首先,该单位在女工生育休产假期间令其自行负担社会保险的行为显然不...

  • 花上万元“内推”进大企业实习?都是套路!

    “互联网、电信、金融等企业校招社招‘内推’,直达团队,一步到位”“国内‘大厂’,职位应有尽有,‘内推’简历100%跟进有回复”……时值“金九银十”招聘季,一些求职中介打出如此“诱人”的广告语,宣称提供名企实习机会、内部员工辅导和企业留用机会。内部推荐,又...

  • 员工离职,公司未及时付清工资是否违法?

    案件事实1、 被告杨某于2015年9月7日入职原告某软件公司工作,双方第一次签订了固定期限自2015年9月7日至2018年9月6日期间的劳动合同,约定被告试用期的工资为7680元,未明确约定被告转正后的月工资金额。后双方再次续签了自2018年9月7日起至2021年9月6日止的固定期限劳...

  • 招聘广告承诺“年底双薪”,劳动者可否据此主张权利?

    2015年5月,小陈在人才市场上看见杰瑞公司的招聘广告:缴纳“五险一金”,工资3500—5000元,年底双薪。小陈通过杰瑞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力总监面试后进入该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小陈的工作岗位为机床编程,每月工资5000元,按月发放...

  • 实行“996”工作制违法

    【案情介绍】李某系某科技公司的员工,于2020年6月入职该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8000元。公司规章制度规定,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2个月后,李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该科技公司随...

  • 两被告人因“招工美容贷”诈骗一审获刑

    电视剧《扫黑风暴》中的“美丽贷”桥段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个诈骗套路也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招聘总经理助理”“月薪8万元”,多名女性看到这样的高薪招聘信息后去面试,却被告知“想入职先整容”,被诱骗办理贷款后又被告知无法入职,自己不得不偿还巨额贷款。9月17日...

  •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自动终止了吗?

    案件事实2000年7月,原告周某入职某校,从事高中英语教师工作,2012年4月24日,周某与某校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载明周某岗位为英语教师,合同期限为“无固定期限:自2012年9月1日起至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2021年1月27日,被告某校向原告周某送达《终止劳...

  • 入职培训期间发生工伤该如何处理?

    钱小姐近期入职某公司,公司按照规定为新入职员工统一安排入职培训。培训期间,钱小姐有一日早上前往公司时,所骑的电动车与轿车发生剐蹭,交警判定对方全责,但钱小姐手部受轻伤,她来电咨询,这样的情况是否属于工伤?律师说法如情形一中所述,劳动者在入职前期,按照...

  • 入职培训期间涉及的服务期协议怎么签?

    李女士进入某家电商企业担任渠道经理,为提升其业务能力,企业在入职期间花费3万多元为她报名参加了数场业务培训,并在期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书》,特别标明服务期“不得低于三年”。服务期未满,李女士就因为业绩突出,被猎头推荐给新公司,她搞不明白,自己这样能跳槽...

  • 入职培训后取得的证书到底归谁?

    张先生在一家保安公司找到了新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在给他分派工作之前为其报名参加了职业资格培训。没想到在张先生取得从业资格后,公司尽管安排了工作岗位,却将他的从业资格证书扣下了。企业的理由是培训费用是企业出的,证书自然归企业所有。张先生来电咨询,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