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原告张某系某装饰公司工人,在一次参与被告公司装修工程工作中原告不幸摔伤,导致右腿骨折。被告为了推卸责任,否认了与原告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原告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与被告的事实劳动关系。法院在审理阶段查明,原告系案外某船厂职工,该厂为原告办理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不少用人单位都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凡加班均需经过审批,经审批同意的加班才有效。这样的规定的确限制了随意加班现象,但也使一部分劳动者在加班之后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进而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事实上,加班审批制度并非万能的制度...
竞业限制协议,一般是用人单位与能够接触到单位商业秘密、核心技术或掌握相关知识产权的人员订立的一种保密协议,约定此类人员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
“按照企业绩效管理规定,在公司出现亏损时不发奖金是正常的、应当的。但是,当公司发放奖金后又自称亏损并要求返还已发放的奖金,那就另当别论了。”黄屹(化名)说,他因欠薪选择了离职。公司不愿向他支付欠薪及离职经济补偿,便以4年前未经核算即向他发放8万余元奖金...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竞业限制是一种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措施,但它也会限制人才的流动,因此法律限制了竞业限制的群体范围。但《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保安、厨师、剪发师、酒水推销员、清洁工等都曾被竞业限制,还有的企业甚至要求全员签...
记者同志:我是一家私企会计,一个月前,我下班回家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成骨裂,就诊后,医生给我开了病假,嘱我一定要多休息。谁知,才过了3个星期,由于用人单位与我签订的三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了,单位就催我终止劳动合同,但我在养伤期间,不说人无法去单位,...
某员工因连续两年年终考核为C而遭企业“末位淘汰”,此事件成为最近的劳动人事争议“爆点”,引发各种声音和争议:只要被列入末位淘汰行列,企业就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有权这样做吗?在更加崇尚人性化管理的今天,职工群众对末位淘汰制这种“粗暴直率”的管理方...
编辑同志:我所在公司设立一个新的部门后,决定对该部门正职实行竞聘上岗,并向全体员工发布了报名的资格、竞聘规则、评价标准、聘期、聘期待遇等,明确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参加者必须受相应规定约束,且特别提及现任部门副职参加竞聘,必须先辞去现职方...
“你还在试用期,怎么能跟公司讲待遇?”现实中,许多试用期员工在向用人单位索要试用期待遇时,往往会受到这样的质问。其实,许多待遇并非与试用期内的员工无缘。参加培训 有权索要工资【案例】 试用期内,刘女士被安排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而这半个月的工资,公...
刘女士、王女士、孙女士分别是不同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且被派遣到不同的用工单位。因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不一致,所以,当她们遇到欠薪、工伤等问题被这两家单位推来推去,相关待遇一直不能落实。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劳务派遣用人制度的通病。而事实上,《劳动合同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