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解读

  • 全面治理 重点发力 打赢治欠保支攻坚战

    加强问责考核 治欠保支成效明显记者:近年来,政府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王静: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答:《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

  •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姜伟伟/绘问: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哪些材料?答:《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

  • 强化劳动用工风险管理 促进体面劳动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互利共赢。企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一带一路”倡议...

  • 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姜伟伟/绘)问: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答:《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

  • 协调机制建设为劳动关系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作。以1995年《劳动法》实施为里程碑,40年来,国家逐步建立健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相关制度,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根植于中国文化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总体框架,为...

  • 工资变化带来的喜悦

    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深得其利、深受其惠、深享其福。我在浙江省温州市人社局工资管理岗位工作整整30年,见证了工资领域的一次次变化带给人们的喜悦。工资具有政策性强、敏感性强、连贯性强的特点,工资的变化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社...

  • 适用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不能想当然

    在现实中,由于某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误解,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很常见。因此,需要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和适用予以厘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成立 要看双方本意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是相对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言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