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大学生毕业前的工作时间,能否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那时候他还没毕业呢,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不存在过错!”某传媒公司在一件劳动争议案件的庭审中发表了这样的答辩意见。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让我们一起看看传媒公司说的对吗?  案情简介  田某为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毕业当年的3月,田某到某传媒公司应聘购物...

  • 上海:解纠纷先行一步 助就业多走一步

    再次面对“老东家”的人事经理时,李女士已经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对方沟通了。就在两个月前,她的合同期满,公司不再续约,还要求她在离职前把去年没休的假期休掉。她提出:能不能折算成工资?公司却拒绝了。气不过的李女士便来到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投诉...

  • 超龄员工“再就业” 这些法律问题需注意

    退休后,不少老年人选择“再就业”。目前我国法律没有禁止雇佣超龄员工的规定,但为降低用工风险,雇佣超龄员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尽到一定的注意及救助义务。未尽到注意或救助义务的,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件回顾】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保安委托合同...

  • 【以案说法】工作结束后清理操作台受伤,算工伤吗?

    案情  李某是一家机械公司的职工。每次下班时,清理操作台是职工的职责。某日下班后,同事王某以次日赶工期为由,将李某重新叫回公司清理操作台。不料,李某在清理过程中,右手一根手指被卡入正在运作的机械,造成手指骨折。  李某向公司提出工伤赔偿,但公司认为李...

  • 案例 | 用人单位以规章制度形式否认劳动者加班事实是否有效

    基本案情常某于2016年4月入职某网络公司。入职之初,某网络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常某,公司采取指纹打卡考勤。员工手册规定:“21:00之后起算加班时间;加班需由员工提出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批。”常某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通过工作系统累计申请加班126小时。某...

  • 【以案说法】虚构劳动关系进行不当维权该被叫停?

    下列3个案例中,当事人企图通过虚构劳动关系申请仲裁的方式达到自身目的,与法律的初衷背道而驰。此类案例表明,虚构劳动关系案件的证据往往与事实情况具有较大差距,当事人刻意提供的证据又有迷惑性。仲裁机构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当保持对证据、线索的高度敏感性,充...

  • 煞费苦心逃避用工责任 乔装承揽终被认定劳动关系

    为逃避责任,与劳动者签订《承揽合同》,意图将劳动关系包装成承揽关系,近日,江阴法院就审理了这么一起案件。2021年5月25日,徐某至某公司从事发货工作。同年7月,甲方某公司与乙方徐某签订《承揽合同》一份,约定甲乙双方遵循公平、公开、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承...

  • 上班打考勤卡前摔伤,算工伤吗?

    案情王女士是某服饰公司的员工,上班时间为早上8时。公司要求员工上下班必须打卡,以此作为考勤,打卡处在公司二楼楼梯口。一天,王女士早上7时45分进入公司大门后,在准备去二楼打卡的过程中不慎摔伤。出院后,王女士向公司要求工伤认定,公司认为,王女士受伤时还未刷...

  • 上海宝山:异地欠薪 全力安“薪”

    基本案情2022年1月,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执法大队(以下简称“宝山大队”)收到一封外省监察大队出具的委托函,请求调查一起欠薪案件。虽然用工行为发生地不在上海,但宝山大队考虑涉及的总包A公司总部和工程建设B公司经营地址都在宝山区内,为避免事态扩大,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