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就业服务案例

第二届优秀案例23:科学职业指导 解决农村大龄劳动力就业难题

2023.11.16

关键词:农村大龄劳动力  建档立卡贫困户  稳定就业


案例介绍:

朱大姐,47岁,常年在家务农。十多年前曾在一家火锅店务工8年,主要从事洗碗、配菜、地面清洁等工作,为人踏实、善良、能吃苦,深受老板喜欢、同事欢迎。2007年,朱大姐的公公因患病导致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朱大姐被迫回家照顾患病的公公和两个孩子,全家靠爱人务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辛。2014年朱大姐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在政府的帮助下被安置了农村公益性岗位。2020年公公病逝,朱大姐打算外出务工,但大半年的时间里求职四处碰壁,逐渐丧失了求职自信心。在女儿的陪同下朱大姐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她推荐一份工作。


案例分析:

年龄较大、无一技之长、工作经历单一、身处农村就业信息获取相对困难,这四个原因导致朱大姐求职屡屡碰壁,而持续半年的求职未果,又让她不断自我否定,甚至对自身价值产生了怀疑。当务之急是要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重塑信心,接着为她匹配岗位帮助她尽快就业。

图片1


案例指导:

1. 咨询过程简述

1. 1“树”,树立求职自信心。

朱大姐就业意愿强,但受自身条件限制就业困难,导致心情低落。推荐工作前,我要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重塑求职自信心。一是用心倾听,恰当共情。咨询中,我用心倾听朱大姐在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引导她诉说心中委屈,尽可能疏导她的负面情绪。二是洞察焦虑,情感支持。咨询中,每当朱大姐叙述到自己求职被拒的情景时,总会陷入焦虑和悲观,这时我会立即告诉她说:别担心,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三是积极赋能,重塑信心。我结合朱大姐的过往经历,梳理了她责心强、有孝心、能吃苦、为人踏实、善良等优点,在沟通中营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帮助她树立求职自信心。

1. 2“帮”,帮助落实就业政策。

一是开展素质测评。我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岛图测评出朱大姐为RCS型,并结合朱大姐过往经历,梳理出朱大姐具有动手能力强、手脚灵活、细心、做事有条理等特点,这一分析结果也得到了朱大姐的认可。二是发布求职信息。我指导朱大姐填写了《求职登记表》并通过公共招聘网发布了她的求职信息。三是推荐技能培训。由于暂时没有匹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我结合当地产业特点为朱大姐推荐了竹编、烹饪和小儿推拿三项免费技能培训;再结合她喜欢跟着视频学做饭和火锅店务工的经历,引导她参加烹饪培训,并为她联系乡镇劳动保障站就近报了名。

1. 3“促”,推荐岗位促进就业。

三个月后,某国企项目部急需招聘一名做饭阿姨(岗位职责:派遣到省外某项目部为工人做饭并负责厨房日常清洁;岗位要求:50岁以下、身体健康、诚实正直、能吃苦耐劳)。在征得朱大姐同意后,我立即向用人单位推荐她并列举了她的三项岗位胜任条件:一是取得《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证书,具备该岗位要求的技能;二是介绍她在火锅店的从业经历,突出她踏实、勤劳、能吃苦、有经验的特点;三是介绍她照顾患病公公十多年的经历,突出她善良、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品质。用人单位很看重这些条件,同意聘用朱大姐,并要求她尽快办好健康证到省外项目部上班。

1. 4“解”,跟踪服务解决问题。

一个星期后,项目部负责人打电话告诉我朱大姐还没有到工地报到。我赶紧联系朱大姐,她吞吞吐吐地说:项目部负责人刚开始说帮她订机票,结果又说工地太忙,让她自己定机票到工地后给予报销,她怕遇到骗子,而且她没坐过飞机不会订机票。我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了解情况,项目部负责人反应项目刚开工特别忙,并承诺机票一定会给予报销。于是我打电话给朱大姐反复说明情况,最后朱大姐在女儿的帮助下订了机票并顺利到达工地。半个月后,我电话回访朱大姐,朱大姐说:她不想上班了,想回家。通过交谈,我判断朱大姐想回家是因为刚就业不适应新工作,于是我针对朱大姐的情况给她做了工作适应性指导。一个月后,我再次回访朱大姐时,朱大姐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新工作了。

2. 服务对象反馈:半年后,朱大姐主动打电话给我说非常感谢我给她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交谈中她告诉我,由于自己工作踏实负责,项目部负责人给她涨了500元的工资,还把买菜的工作一起交给她。随着吃饭的工人逐渐增多,厨房人手紧张,在她的推荐下,项目部负责人还招用了她的两名同乡姐妹。

3. 咨询启示:朱大姐的案例是当前很多农村大龄劳动力的缩影,年龄大、无一技之长、工作经历单一、职业信息闭塞。朱大姐的成功就业给我们指导这类群体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要激发他们积极的求职心态,从精神上给予他们力量、从政策上给予他们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二是职业指导人员要始终牢记自己助人者的角色,要充分运用就业部门的资源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三是高度重视跟踪服务,一方面跟踪服务能充分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另一方面通过持续跟踪服务,我们可以指导他们解决一些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稳定他们的就业岗位。


相关资料:

此案例运用了天全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探索的职业指导“树帮促解”四步工作法。“一树”:树立信心,通过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来访者提升自信心,勇于接受生活或工作的挑战;“二帮”:帮助落实政策,结合来访者特点,帮助来访者解读和落实相关就业政策;“三促”:促进就业,充分运用就业部门的资源帮助来访者实现就业;“四解”:解决问题,对来访者进行跟踪服务,发现就业不稳定因素及时介入,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责编:系统管理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