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创新就业大集 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
案例介绍:
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就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和影响,组织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参与的各类传统形式现场招聘会受到限制,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出现了招工难、就业难的现象。为破解这一课题,绥化市按照黑龙江省政府、省人社厅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总体部署,创新工作思路,精心设计和推出了“绥化就业大集”线上线下同步招聘活动。经过近三个多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应。通过“绥化就业大集”活动的开展,既有效解决了全市重点企业和各类用人单位的缺工问题,又为实现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找到了出口,成功帮助近5000余人实现就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绥化就业大集”已经成为市域内外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就业品牌”,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省人社厅的高度肯定,并被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绥化电视台、绥化日报以及各级融媒体多次报道。
案例分析:
春节过后,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一是我市企业和各类用人单位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迫在眉睫,企业缺工问题和招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转移农民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找工作难的问题。三是现场招聘会不能正常举行,存在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和无法实现有效对接的问题。
案例指导:
绥化市着眼于稳就业、保就业,坚持系统谋划,创新就业综合服务模式,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化全媒体资源,最大限度地畅通就业信息供求渠道,满足复工企业和求职人员需求,精心推出“绥化就业大集”活动,破解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人力资源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和精准对接的问题。基本工作思路是:
一、 实施专项推进。绥化市把开展“绥化就业大集”招聘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稳就业工作专班总召集人董文琴同志亲自谋划研究、抓推进落实,设立了就业大集工作组,制定了《绥化市“就业大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四三二”工作模式,即“绥化就业大集”实行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动,坚持固定举办时间、固定举办地点、固定组织人员“三个固定”原则,实施线上招聘和线下现场招聘“两种模式”同步运行。全市依托“钉钉”软件设置了10个线上直播招聘会场,每周五上午九点全市集中统一开展线上直播招聘,并在快手号、抖音号、火山号同步直播。
二、 构建工作体系。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四个工作层级,分级落实工作人员1693人,活动场所1639处;开发集招聘信息发布、个人求职智能匹配、供求对接互动、后台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绥化就业创业服务网;创建“绥化就业大集”微信公众号,搭建起常态化的就业服务网络;注册“绥化就业大集”快手号、抖音号、火山号,形成了面向更多求职者的线上求职互动平台。
三、 强化宣传培训。为迅速扩大“绥化就业大集”的社会知晓度,吸引更多的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关注并使用“绥化就业大集”服务平台,积极参与每周五线上直播活动,绥化市组织开展了全时段、全覆盖、全方位的社会宣传。一方面通过在火车站、各客运站室内外、公交车内、金融机构36个服务网点、泰华医药70家门店、世纪华晨商场电子屏等醒目位置放置宣传展架、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的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依托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发送宣传短信520万条,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累计在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屯投放张贴海报2万多张,绥化电视台、绥化日报全媒体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同时,绥化市还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对全市四级管理员共1600余人进行了技术操作和线上直播流程培训,使工作人员尽快熟悉绥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各项功能,更好地指导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使用。
四、 开展线上招聘。4月24日上午,通过绥化广播电视台广播、快手直播的方式,举办了全市“绥化就业大集”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稳就业工作专班总召集人董文琴同志向全市各用工单位和广大求职者致辞,直播当天共吸引了全市3.4万余人次同时在线观看。活动自4月24日启动以来,10个县(市、区)已累计举办17期161场线上直播招聘活动,并自6月12日以来,同步举办线下招聘会70场,共957户(次)企业走进直播间进行线上直播招聘,提供用工招聘5.1万人(次)。省外包括浙江宁波华夏人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江苏常州睿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省内包括齐齐哈尔东方希望集团、大庆市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肇州分公司、伊春铁力市金新农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都加入了“绥化就业大集”。
“绥化就业大集”推出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方面,社会认可度迅速提升。“绥化就业大集”招聘活动开展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企业和求职者关注的热点,“想就业赶大集、赶大集能就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求职人员熟悉认可。同时,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广泛的支持和关注,先后有5位网红人士主动申请,通过参与连线或到直播现场的方式进行公益宣传,其中3人被聘为“绥化就业大集”就业大使。除此之外,省内伊春、齐齐哈尔,省外浙江宁波、江苏苏州等地的企业都进行了在线直播招聘,线上直播席位公布后短时间内即有企业报名满额。通过线上招聘宣传,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中再生、华辰集团等重点企业有效解决了用工短缺问题,并多次主动要求参加线上直播招聘活动。另一方面,平台对接服务成效初步显现。“绥化就业大集”网络服务平台(“绥化就业大集”微信公众号)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常态化的对接服务,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直播招聘活动的带动影响,据平台数据统计,截止目前,“绥化就业大集”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共有企业注册用户581户,计划用工8830余人,职位浏览量72670次;个人注册用户4946人,累计提交求职简历7204份,简历浏览量8186次,邀请面试1423人次。
相关资料:
一、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省“百大项目”企业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线下招聘活动受阻,为确保人员到岗,保障稳定生产,该公司多次参与“绥化就业大集”活动,把用工信息发布到“绥化就业大集”微信公众号上,解决了企业部分岗位的用工需求,例如通过就业大集活动,热电厂相关专业岗招聘到了本地员工数人、车间生产岗招聘到了实习生和毕业生10余人。2020年,通过“绥化就业大集”的宣传带动,生产员工简历投递数量明显增加,共招聘录用150余人。
通过“绥化就业大集”活动入职的新员工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环境。912车间的李福欣,通过“绥化就业大集”招聘活动入职公司后,他这样说:“时光如梭,工作已经3个月了,犹记得,通过就业大集在线上找工作时,一直倾心于到新和成工作。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今年正好赶上疫情,很多企业停止了招聘,很多同学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一直在家中尝试线上投递简历,看到新和成的招聘信息后我非常激动,通过面试、笔试、入职体检和培训等环节,最终幸运入职。进入912车间后,我参与了车间实验室的小实验工作,现在又在生产岗位进行倒班生产,公司还提供了很多培训课程,并安排了带教师傅一对一教岗位操作方法。回首入职以来的这段时间,车间老师们每一次发自内心的鼓励,每一次毫无保留的教导,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新和成‘老师文化’的内涵,也让我明白,通过‘绥化市就业大集’这样一个便民的活动,让我幸运地在线上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绥化市就业大集’活动在绥化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为绥化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也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希望可以在新和成长期发展,在绥化安家立业!”
二、 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于3月1日正式复工,但因缺失车间工人无法达到预计产量。他们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就业局工作人员,希望通过绥化市就业局公众平台进行招聘缓解困难状况。绥化市劳动就业局领导及工作人员接到的求助信息后,积极想办法,帮助拓展招聘渠道,通过“绥化就业大集”大力宣传公司优势及招聘信息,搭建多种就业平台多方联系求职者,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20年4月份“绥化就业大集”招聘平台正式启动以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接到电话咨询1000余次,接待面试者300余人,体检合格正式入职者80余人,成功解决了多年来招工难的大问题。
通过就业大集平台了解到公司招聘信息,主动与人力资源部取得联系,最后被成功录用的人员很多。如家住绥化市北林区的小庆,于5月17日到公司进行现场面试,5月24日正式入职化验员和车间工人岗位,现每月工资可达到3000元以上;家住绥化市北林区的小新,于5月上旬进入生产车间工作,现月工资可达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