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主动上门 联合拓岗 企业需求 用工服务
案例介绍:
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关注企业需求,积极做好辖区重点用工企业的指导服务,为保障企业用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做好“去产能”疏解外迁企业的用工服务。自2016年起,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未雨绸缪,多次深入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两家疏解企业,与企业人事部及工会代表进行座谈,了解疏解外迁企业的困难及需求,最终通过“集中宣讲、深挖岗位、暖心服务”的措施,助力辖区去产能和疏解搬迁企业有序外迁,促进疏解分流职工平稳转岗就业。另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指导服务。2020年春节过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家工信部特指定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疫情物资的生产商之一,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转产企业,主动劝返员工提前到岗复工,加班加点承担生产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急,仍需要大量的“包装工、压胶工、缝纫工”等岗位。春节前后外省务工人员返京受限,本市户籍的劳动力对待疫情还处于观望中,求职就业热情不高,招聘一线操作岗位难上加难,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闻令即动主动对接掌握需求,特指定服务专员进行对接,为“依文公司”提供招聘服务。
案例指导:
一、 在为去产能疏解外迁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重点做好政策宣讲、岗位开发、搭建平台等服务,帮助用工企业纾困解难。
第一步,主动对接,开展政策宣讲。根据疏解企业的需要,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积极组织人力社保局职工养老保险科、劳动关系科、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单位,走进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为部门负责人及职工代表、工会代表开展档案转移、社会保险、促进就业、办理退休等政策宣讲4场,通过政策宣讲达到了“了解政策、明确流程”的目的,让疏解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职工代表对政策心中有数,最终合理选择自己的出路。
第二步,联合拓岗,搭建对接平台。按照“疏解企业内部寻岗,兄弟区县联合挖岗,梳理公益性岗位积极拓岗”的方式开发就业岗位。一是指导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两家疏解企业,根据现有的资源,积极联系国资委下属的兄弟单位,为疏解分流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二是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虽然坐落于丰台区,但是与房山区毗邻,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积极与房山区进行对接,开发适合疏解分流职工的就业岗位;三是积极梳理本区空余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为疏解职工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上述措施共采集就业岗位785个,同时根据疏解分流职工的就业需求,组织召开两场招聘洽谈会。
第三步,主动上门,提供暖心服务。为保证疏解分流职工社保顺利衔接、个人权益不受损失,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深入疏解企业,组织档案、失业、电子化多部门30余名工作人员,利用周六休息时间,为疏解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现场档案交接与失业金核定工作,实现“即收即审、即缺即补、即核即转”的优先办理程序。
通过以上措施,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扎实开展精细化服务工作,助力辖区“去产能”和疏解搬迁企业有序外迁,促进疏解分流职工平稳转岗就业,为促进我区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二、 与疏解分流企业服务相比,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服务体现了“急、难”的特点,在春节前后疫情肆虐,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时间紧任务急,依文公司紧急启动招聘工作,体现了用工“急”的特点;依文服饰公司是转型企业,在确定操作工的薪酬标准上,没有可借鉴的参照标准,高了企业成本上来了,低了在疫情期间招人又很难,此点体现了用工“难”的特点。为此,在为用工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步:确定合理薪酬价位。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服装、服饰、职业装的专业公司,本次转产是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招聘人员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短期岗位,工作周期最长两个月,由于大部分缝纫工、压胶工、口罩机操作工等岗位没有可借鉴的薪酬标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劳动力供给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岗位工作标准怎么制定合适?成为了企业人事部门的难题。为此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专员,主动开展工资指导价位的调研,积极对接其他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了解其他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薪酬标准;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查询疫情前生产操作一线岗位的薪酬标准,并及时将市场反馈的工资指导价位信息与“依文服饰”公司的人事经理进行沟通,最后双方为确保用工稳定,商讨在市场调研价位的基础上增长10%的薪酬工资作为日薪酬工资标准。
第二步:“纵横贯穿”发布岗位。针对依文服饰公司任务重,招聘急的情况,利用本区“人人就业”网站、“丰台就业服务平台”微信号宣传招聘岗位,联合街乡社保所将用工需求发布到社区(村)做好横向宣传;依托“百姓就业”网站“急聘”专栏发布招聘信息,发动大兴、房山、门头沟、石景山等近邻区公服中心,利用微信平台协助做好岗位信息的纵向发布。通过“横纵贯穿齐发力”的措施,帮助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推荐100余名劳动力,最终60名劳动力成功入职,大大缓解了用工压力。
第三步:开展政策指导引导规范用工。由于本次招聘的一线操作岗位是临时性的岗位,为此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由于疫情的结束时间不确定,生产任务不确定,导致与员工签订合同的时候依文公司的人事经理拿不准了,是签订两个月的合同还是三个月的合同?我们的服务专员得知情况后,建议依文公司与员工签订“以完成一定生产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生产任务结束,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并为了激励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优秀的员工,建议依文公司,建立考核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员工优先录用到本公司,此点建议得到了依文公司的高度认可。同时服务专员将疫情期间市、区两级政府出台的疫情防控优惠政策及时向用工企业宣传,讲解政策享受的要点、申请流程、申请时间等关键环节,协助企业联系相关政策审批部门,助力企业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
案例分析:
一、 为重点企业的服务过程中,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所有的服务都紧跟用工企业需求,各个环节丝丝入扣,得到了重点企业的认可。近三年中为“去产能”疏解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失业转档、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帮助272名疏解分流职工转岗转业;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从协助进行薪酬设计开始,到大范围宣传,再到开展政策指导,最终帮助用工企业招用60名劳动力,大大缓解了用工压力,促使企业的生产运营步入正轨,圆满完成了防疫物资的生产任务,在疫情防控的尾声依文服饰公司收到了国家工信部的感谢信。
二、 做好用工企业指导的前提是以需求为导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用工指导服务,此点彰显了职业指导工作“一切以服务对象为核心”的精髓。例如为“去产能”疏解外迁企业提供指导服务过程中,疏解企业提出:“希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协助做好促进就业、档案及社会保险转接政策的宣传解释,同时协助做好岗位开发及招聘工作”,为此我们的工作就应该想方设法做好政策宣传,岗位采集,搭建岗位对接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再例如,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依文公司提供招人、用人的服务过程中,用工企业的困惑重点体现在三个问题:一是薪酬价位,二是解决招聘需求,三是规范用工,我们的就业服务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三点开展,通过指导帮助用工企业合理合法用工。通过我们的服务,最终获得用工企业满意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