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易地搬迁贫困户 就业见习 建档立卡贫困户 高校毕业生
案例介绍:
为更好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易地搬迁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沁水县人社局深化服务群众功能,搭建就业见习平台,为更多的用人单位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也为很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和城乡失业青年找到了就业门路,尤其是对于一些未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县人社局在保障用工基础上优先考虑,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为企业和学生都送去了“及时雨”。
案例分析:
今年22岁的小郭是沁水县端氏镇必底村人,她就是一名贫困户里走出来的高校毕业生。说起她家的经济情况,那真是捉襟见肘。自己和哥哥都在上大学,且不说两人高昂的学费、生活费,经济负担重,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可家里的劳动力只有父亲一个人,入不敷出,家里被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之后,她享受了各方面的帮扶政策,比如,获得了助学贷款、雨露计划的资助,后来,还享受了贫困户异地搬迁政策,全家从原先的住处搬到了槐庄移民搬迁安置点的新房子里,住得更加宽敞。
然而,搬迁只是第一步,要想长久地脱贫,必须增加收入,必须找到工作。今年六月份,小郭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家待着。
案例指导:
正当小郭为家人生计苦恼之际,九月份,她在微信上看到沁水县人社局公开招聘就业见习岗位的消息。很快地,她就准备齐全资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报名参加应聘,在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地与端氏蓝天幼儿园签订了合同,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小郭不仅是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更是点燃了家人的希望,一家人的日子渐渐舒心了。
见习岗位对接专场招聘是沁水县人社局为解决近两年内回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的城乡失业青年而搭建的交流平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按照“双向选择、公开公平、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沟通对接。签订协议正式就业之后,见习补贴不低于山西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补贴由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各负担50%,为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城乡失业青年拓宽了就业渠道,更为像小郭这样的贫困户孩子提供了成长机遇。
截至目前,沁水县人社局已连续11年举办见习岗位对接专场招聘会,成功为1295名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
而且,为了保障就业者的切身利益,在申报之初就明确,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法人登记证书、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资料,并且明文规定提供就业见习时间达到3—12个月,还必须为见习人员办理不低于3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再次见到小郭,她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开心地说:“就业见习待遇特别丰厚,不但办理了保险,每月还会发放见习补贴。可以有两份收入,一份来自幼儿园,一份来自人社局,大大减轻了家里负担。
相关资料:
1. 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本人意愿,组织其到经政府认定的就业见习单位进行见习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一项就业促进措施。2.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