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内蒙古通辽市始终将就业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定不移地贯彻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全方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精准聚焦重点群体帮扶、多渠道拓宽就业创业路径等系列举措,持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牢牢筑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未来。通辽市积极作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25场次,为14.08万人次提供“1131”精准就业帮扶,即一次政策宣讲、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岗位推介、一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这一系列贴心服务,如同为毕业生点亮了就业的明灯,为他们铺就清晰的就业之路,助力他们顺利迈出职场第一步。
同时,为打破就业信息壁垒,通辽市积极搭建就业对接平台,累计举办“吉南辽北蒙东”联合招聘会等各类活动1296场次,提供岗位47.2万个次。丰富的岗位资源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现场人头攒动,求职者们积极与企业交流沟通,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最终,达成就业意向5.6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城镇新增就业6.84万人次,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让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创业是就业的源头活水。通辽市大力强化创业带动效应,通过政策扶持与平台建设双轮驱动,激发社会创业热情。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1亿元,为创业者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滋润了创业者的梦想之花,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开展创业项目。同时,建成27家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这里,创业者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成长,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让更多人实现从“就业者”到“创业者”的转变,在创业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通辽市精准施策,向企业释放政策红利。累计减征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8.11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1亿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184万元、技能提升补贴3493万元,鼓励企业稳定岗位、扩大就业。这些政策如同及时雨,滋润了企业发展,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就业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让员工们能够安心工作,与企业共同成长。
农牧民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辽市积极拓展劳务合作渠道,与26个地区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培育市级劳务品牌42个。这些劳务品牌如同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提升农牧民就业竞争力。通过品牌的带动效应,实现年均转移就业超43万人次,稳定转移率达82%。许多农牧民通过转移就业,走出了乡村,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方便农牧民就近就业,通辽市在全区率先实现零工市场旗县全覆盖,建成37处“零工驿站”和12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这些服务站点就像一个个温暖的港湾,为农牧民提供了便捷的就业服务。通过“东工西送”模式,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就业与顾家两不误。农牧民们不用再长途奔波去外地打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满。
社会保险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通辽市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连续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百村覆盖”“千村覆盖”“村村覆盖”工程,让更多人享受到养老保障。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宣传养老保险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疑问,让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0.07万人,覆盖率超过96%,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老人们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生活有了保障。
工伤保险稳健运行,在全区率先实施补充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伤职工的保障水平。当工伤事故发生时,工伤保险能够及时为工伤职工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让他们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疗和照顾,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成效显著,欠薪平台线索办结率达100%,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超76%,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25亿元。劳动者们劳有所得、心有所安,能够更加安心地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辽市在引才育才方面量质齐升,“十四五”时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4万余人,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733人,为各行各业注入了高端人才力量。这些人才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通辽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高技能人才总量达6.6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6.92万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通辽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通辽市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地2家,搭建了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如同强大的磁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通辽。专家们在这里开展科研攻关,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通辽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十四五”时期,通辽市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未来,通辽市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优化民生保障举措,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张珠海、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