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安徽蚌埠:动动手指实现“码”上就业

2025.11.12

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从家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岗,送完孩子再去上班、下了班就去接娃,都不耽误!”日前,在蚌埠市龙子湖区曙光社区一家饮品店里,吕红菊正麻利地调制冰酒酿,说起眼前的这份工作,她满脸笑意。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吕红菊此前的求职之路并不顺利。“二宝上小学后,我想找份工作补贴家用,可饭店打工下班太晚,远点的岗位又顾不上孩子,一直两头为难。”吕红菊告诉记者,前不久,根据她的求职诉求,曙光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精准匹配到这家饮品店,“超近的通勤距离、灵活的工作时间,帮我解决了大难题。现在每个月有稳定收入,心里也更踏实。”

同样在“三公里”就业圈中受益的,还有25岁的叶爽。大学毕业的他在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的高效对接下,成功入职一所中职学校。“工作离家近、岗位也适配。”叶爽说,原本打算跑遍各个招聘会去求职,没想到社区搭建的就业桥梁让他少走了弯路,“线上就能看到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后很快收到面试通知,入职流程特别顺畅。”

“小平台也要发挥大作用。在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体系建设中,我们聚焦居民就业核心需求,整合辖区内外用人单位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零工驿站、招聘角联动,让用工信息与求职需求高效对接。”曙光社区党委书记石雨倩告诉记者。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电子屏上滚动着最新用工需求,不时有居民前来咨询岗位信息。社区还不定期举办小型招聘会,开展健康照护、互联网营销、视频剪辑等技能培训及创业课程,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如今,这样的就业服务场景已覆盖蚌埠全市。该市220个社区全部纳入“三公里”就业圈范围,建成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54个、社区零工驿站65个。为提升服务精准度,蚌埠市同步建成市级信息化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数据共享、业务联动,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网办大厅、自助终端、微信服务等多渠道资源,让居民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码”上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就要通过精准高效服务,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蚌埠市人社局局长袁成文说,接下来该市将加快建成市、县(区)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升级“三公里”就业圈平台,融合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企业与零工市场资源,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让求职者找到好工作,让企业招到好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 社区
  • 实现
  • 蚌埠
  • 动动手
  • 手指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蚌埠市同步建成市级信息化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数据共享、业务联动,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网办大厅、自助终端、微信服务等多渠道资源,让居民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码”上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就要通过精准高效服务,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蚌埠市人社局局长袁成文说,接下来该市将加快建成市、县(区)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升级“三公里”就业圈平台,融合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企业与零工市场资源,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让求职者找到好工作,让企业招到好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