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山东微山:以“民生服务+文旅创新”推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

2025.11.12

今年以来,山东省微山县人社局全域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建设。其中,昭阳街道三孔桥社区位于微山南部新城核心位置,常住居民约1.5万人,辖区内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毗邻“湾创邦”创业街区和渔家水街4A级旅游景区。昭阳街道三孔桥社区以“民生服务+文旅创新”为融合发展关键节点,集聚企业、个体户500余家,涵盖文创产品销售、教育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人口居住集中、就业需求旺盛、商业业态丰富。

就业创业全周期服务,激活社区内生动力。定期走访企业及社区商户,收集、整理用工信息,同时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服务驿站、社区微信群、就业拐角、“一刻职达”小程序等渠道向居民推送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就业群众开展技能培训,邀请商户定期参与社区“就业岗位推介会”,实现“商户需求”与“居民就业”的精准对接。

健全多方协同运营机制,释放融合叠加效应。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村民参与”模式,推动资源整合与价值提升。政府牵头整合万人社区服务资源与“湾创邦”创业街区文旅资源,提供场地建设、技能培训等支持;与县旅游发展集团合作将麦秆画、掐丝珐琅等微工坊产品纳入旅游伴手礼,促进商品销售,带动就业扩面;万人社区居民作为主体参与“湾创邦”创业街区运营,获得灵活就业岗位、实现收入提升。

建设流动就业驿站,主动靠前服务。打造“就业创业流动服务驿站”,坚持“哪里热闹小车往哪去,哪里人多小车往哪推”的工作原则,机动、灵活、高效。一方面了解群众就业方向需求,另一方面向群众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服务驿站由“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对接”,实现就业保障“零距离”。

构建“就业+文旅”新模式,实现湖区群众家门口就业。融合“非遗传承—旅游载体—就业增收”就业服务体系,以“湾创邦”创业街区为轴,依托渔家水街创4A契机,以非遗文创产品为切入点,吸纳群众参与。非遗文创技艺得到传承,景区体验得到丰富,群众就业得到保障,深入推动万人社区与“湾创邦”创业街区高质量联动。

  • 服务
  • 建设
  • 社区
  • 创业
  • 推动
年以来,山东省微山县人社局全域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建设。其中,昭阳街道三孔桥社区位于微山南部新城核心位置,常住居民约1.5万人,辖区内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毗邻“湾创邦”创业街区和渔家水街4A级旅游景区。昭阳街道三孔桥社区以“民生服务+文旅创新”为融合发展关键节点,集聚企业、个体户500余家,涵盖文创产品销售、教育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人口居住集中、就业需求旺盛、商业业态丰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