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亳州市持续加强欠薪源头治理,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用数智赋能监管提效,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见效,在建项目制度落实总体覆盖率较年初提升近10个百分点。
数智监管赋能,破解“预警发现难”。依托“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工地”板块,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汇集23家部门(平台)数据,设置42项预警信息,实现了从项目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完工退场全周期实名登记、用工考勤、按月支付工资等制度可视化查询、智能化监管。今年以来,平台共产生预警信息4409条,处置率99.5%。
维权驿站添力,破解“责任包保难”。在建工程项目全面设立农民工维权驿站,组成人员包括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劳资专管员、法律援助以及人社、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包保人员,明确人员职责、工作流程,配套建立定期接待、线索核处、治欠宣传等运转机制。实行制度落实每半月一通报、包保人员每季度一点名机制,倒逼包保责任落实到位。
“两函两书”破题,破解“整改惩戒难”。紧盯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执法宽松软、无抓手问题,建立“两函两书”机制,即坚持“无事不扰、违法必究”,结合日常暗访检查、欠薪投诉倒查、平台预警排查等方式发现的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总部(含纪检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含驻在纪检组)发函,督促履行整改主体和监管责任,责令后未整改的依法依规予以惩戒。自9月份实行以来,全市共发“两函”78份、“两书”29份,责令后整改率达到95%以上,2起拟行政处罚事项正在依法按程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