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京10月30日电 (杜沁萌)30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会上发布了“十四五”时期该省在稳就业、强社保、促增收等领域的系列成果。
据介绍,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4.75万元增至2024年的5.5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16∶1收窄至2.04∶1,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35万人、稳居全国第二,共同富裕示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据了解,近期江苏将进一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省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490元、2260元、2010元。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党组书记朱从明表示,今年已下达180亿元就业稳岗补贴,企业用工总量稳定在2050万人以上;投入7.6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覆盖56.2万人次职工,培训稳岗率超90%。
今年以来,江苏发放创业补贴、担保贷款超20亿元,扶持12万人自主创业,个人创业“一件事”改革集成15个事项简化流程。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6164.5万人,通过“数据找人”专项行动取消参保户籍限制。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分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最高达2490元,近期将进一步调整。
此外,江苏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至11家平台企业,为255万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6亿元。“江苏将高质量健全长效治理机制,高标准构建数字监管体系,高效能查处欠薪违法行为,切实守护劳动者‘钱袋子’。”朱从明说。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民政厅扩大救助范围,保障了62万低保对象,累计实施临时救助93.5万人次,低保平均每人每月919元;省级财政下达奖补资金57.96亿元,已建成228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