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湖北宣恩:“入企速裁快调”高效化解工伤纠纷,实现劳资双赢

2025.10.17

近日,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入企速裁快调”机制,仅用三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跨县工伤赔偿纠纷,赢得企业与劳动者一致好评。此举是该县深化“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模式的生动实践,有效提升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效率与温度。

2025年1月16日,来凤县居民余某在宣恩县某企业车间工作时,不慎造成左手三根手指骨折。事故发生后,余某与企业就工伤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遂于2025年10月11日向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院受理后,迅速启动“快立”程序,现场完成材料审核与立案。考虑到余某居住在外县、企业生产经营任务重,仲裁院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联合工会、法院及法律援助人员组成速调团队,主动走进企业开展“上门调解”。

10月13日,调解团队在企业现场组织“圆桌协商”,采取“面对面沟通+背靠背疏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认真听取职工诉求,另一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向企业解读《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晰双方权利义务。经过四小时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企业向余某支付工伤赔偿共计9万元,其中3万元当场兑现,余下6万元于2025年12月31日前付清。仲裁员现场制作并送达仲裁调解书,实现“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结案、当日履行”。

“真没想到,不用跑县城,在家门口三天就拿到了赔偿,太省心了!”余某在签完协议后激动地表示。企业方面也对人社部门高效、便民的调解服务表示认可。

近年来,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朋友圈”,联合工会、法院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力量互补”的联动机制,推行“调解优先、速裁快调”工作原则,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从“对簿公堂”向“源头疏导”转变。针对事实清晰、争议不大的案件,通过“入企服务+多部门联动”模式,大幅压缩处理周期,既保障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也最大限度减少纠纷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宣恩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门服务打破的是空间距离,调解协同拉近的是民心距离。”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人社+工会+法院+N”的“五协”联动机制,完善“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化解闭环体系,拓展上门调解与联防联调覆盖范围,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企业
  • 调解
  • 工伤
  • 争议
  • 化解
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入企速裁快调”机制,仅用三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跨县工伤赔偿纠纷,赢得企业与劳动者一致好评。此举是该县深化“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模式的生动实践,有效提升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效率与温度。 2025年1月16日,来凤县居民余某在宣恩县某企业车间工作时,不慎造成左手三根手指骨折。事故发生后,余某与企业就工伤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遂于2025年10月11日向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