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安徽池州:打造治理欠薪“1234”工作法

2025.10.10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池州市创新构建“1234”工作法,通过系统化、精准化治理举措,推动欠薪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一个核心,筑牢治欠根基。以“预防欠薪”为核心目标,建立欠薪隐患常态化长效化预防处置机制,创新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开工第一课”和“百名人社服务管家联百企”活动,以动态筛查和宣传引导,筑牢治欠根基。今年以来,发送欠薪风险提醒函11份,开展“开工第一课”21场次,结对联系企业627家。

围绕两个重点,强化源头防控。紧盯工程和非工程建设两大领域,实施“双轨制”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工资专用账户和实名制管理全覆盖,96个在建工程项目通过银行代发工资2.3亿元;非建设领域探索建立企业欠薪“黄橙红”信息预警,约谈失信或违规企业11家,督促规范合同签订、超时加班等问题。

紧盯三项关键,提升治理效能。畅通维权渠道,建立“三专一快”机制,平均办理时效缩短至3个工作日;强化信用惩戒,公布恶意拒支违法典型案例3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典型案件3批次5起;推行数字监管,依托“池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预警”平台,实时监控工资支付情况,预警处置欠薪隐患9起。

开展四季行动,形成攻坚合力。实施冬季治理欠薪“回头看”、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秋季开学季劳动者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累计检查用人单位(项目)143家次,为3789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4555.39万元。

  • 欠薪
  • 治理
  • 工作
  • 作法
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池州市创新构建“1234”工作法,通过系统化、精准化治理举措,推动欠薪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一个核心,筑牢治欠根基。以“预防欠薪”为核心目标,建立欠薪隐患常态化长效化预防处置机制,创新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开工第一课”和“百名人社服务管家联百企”活动,以动态筛查和宣传引导,筑牢治欠根基。今年以来,发送欠薪风险提醒函11份,开展“开工第一课”21场次,结对联系企业627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