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用人指导 3U 优惠 优选 优秀
北京市大兴区立足打造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高地,坚持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作为北京市“三城一区”产业溢出的重要承载地,将打造生命健康、临空产品、先进制造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大兴区人力社保局紧跟产业调整变化,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将服务区域重点企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从就业政策支持、企业招聘用工、人力资源供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总结并提出“3U”指导法(即“三个优”,优惠、优选、优秀),依据企业招用工特点,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实施单一或不同组合的U服务。
用人指导分为简单型指导、复杂型指导、混合型指导。简单型指导适用于存在就业优惠政策了解不深、招聘渠道单一、招聘岗位需求量大、要求招聘时效快速等特点,具备一定招聘经验的企业;复杂型指导适用于除具备简单型指导特点外,还存在招聘信息需调整、岗位流失率高、岗位应聘率低等特点,招聘经验不足的企业;混合型指导适用于具备前两类指导特点外,还对求职者的类型(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等)有一定要求的企业。
“3U”服务的内容包括优惠、优选、优秀。
“优惠”即对企业进行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指导。目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能够促进部分企业积极吸纳劳动者。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受众企业数量。具体措施:一是制作就业优惠政策宣传视频,在大兴就业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和推送给企业;二是进企业现场座谈、组织线上线下小型培训会,讲解就业优惠政策、补贴申办流程,指导企业申报享受补贴;三是实施二十四小时内响应服务机制,及时回复并解决企业在大兴就业平台网站“企业需求反馈”专栏反馈的问题。
“优选”即指导企业准确优选求职者。对于“招工难”问题,部分企业只是把问题归结于劳动者的求职能力不足、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人数少,并未从招聘岗位条件、招聘方式上,寻找问题和解决办法。需要帮助企业分析招聘用人方面的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对策,提高企业招聘效率。具体措施:一是组织企业间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人力资源工作,取长补短,解决问题;二是对企业进行招用工问题调查,对问题做出诊断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并指导实施;三是对企业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帮助设计或调整招聘方案,指导企业开展招聘工作,准确优选求职者;四是根据企业招聘需求,与专业对口的高校建立合作,组织企业进高校线上线下对接招聘活动,搭建企业与高校的就业直通车,帮助企业优选毕业生;五是将企业招聘信息共享到市级、其它区,扩大人才供给量。
“优秀”即向企业推荐优秀劳动者。企业对招聘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对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需要帮助企业推荐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提高推荐成功率,快速高效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具体措施:一是根据企业招聘需求、招聘条件,通过大兴就业平台短信端、金数据小程序调查、转发镇街工作群、线上“直播带岗”等方式,推送给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指导自主报名;二是为企业和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组织点对点对接活动,包括企业文化介绍、岗位介绍、老员工经验分享、问题解答、现场面试等环节;三是组织符合招聘条件的劳动者进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开展现场面试;四是对接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为企业推荐符合招聘条件的优秀劳动者。
案例介绍:
北京某公司,是专业从事生物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生物技术企业。经走访该企业了解到,生产准备岗、研发工程师和生产技术员等岗位有招聘需求,在多家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招聘效果不够理想。其中,“生产准备岗”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劳动者;“研发工程师”和“生产技术员”两个岗位均需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原因在于培养部门专业人才,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
案例分析:
该企业招聘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是:
1. 就业政策了解不深。企业对就业优惠政策掌握不全面,对招用哪些人员能够享受补贴心中无数,在制定招聘条件的时候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招聘渠道单一。企业通过多家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信息可信度相对差一些,网络招聘并不是目前招聘人员的主渠道,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 招聘条件偏高。招聘条件中的大专以上学历、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条件,有点苛刻,对企业用人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这些条件却把大量求职者拒之门外。
案例指导:
对该企业的指导属于混合型指导,职业指导人员了解企业基本信息后,制定了如下指导方案:
1. 建议调整招聘信息。“生产准备岗”对于专业性要求不高,强调工作的执行力,建议学历和工作经验这两个招聘条件适当降低,改成“中专以上学历”,无需要求“工作经验”。
2.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大兴就业平台微信公众号、市级就业超市、镇街工作群等平台,推送招聘信息,确定有意向的求职人员(含应届高校毕业生)。
3. 使用金数据小程序调查。将招聘信息定向发送给大兴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确定有意向的毕业生。
4. 组织点对点对接活动。组织有意向的求职人员(含应届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参加对接活动,包括企业文化介绍、岗位介绍、问题解答、现场面试等环节。
5. 组织进校园活动。对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组织企业与生物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开展线上小型招聘活动;
6. 补贴申报。为企业讲解就业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申报补贴。
经过实施3U指导法,帮助该公司组织了4次招聘活动,发布4次招聘信息,有69人成功上岗,其中38人享受到市区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指导成效:
“3U”指导法是以满足企业招用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招用工特点为依据,制定实施的精准化分类指导服务。主要体现在“分类”和“精准”,分类是为了服务更加精准,准确找到招用工问题,精准施策服务企业。每一个U都能解决企业的不同问题,既能单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特别是能够促进就业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企业能够“应享尽享”。更重要的是,服务企业的同时更要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提高企业招聘与求职就业的 “匹配度”,使服务效果事半功倍。“3U”指导法既是以往招用工指导服务方法的总结归纳,又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做出了创新和提升。
大兴区人力社保局运用“3U”指导法,服务838家“服务包”、“小巨人”、“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开展4轮动态用工监测,组织18场专项招聘活动,专题推送600余家次重点企业的7500个岗位信息,为129家重点企业招聘上岗2384名员工。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职业指导核心技能训练手册指导(诊断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职业指导核心技能训练手册指导(指导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