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 江苏张家港:保税区强化服务意识 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为确保“六稳”“六保”落到实处,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张家港保税区纪工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设家政服务培训班。近期,为期8天的保税区(金港镇)总工会家政服务培训班在保税区外企党建服务中心正式开班上课,来自保税区(金港镇)的2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参加本次培...

  • 新疆奎屯:以产业带就业 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6月25日,记者从奎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今年1至6月,奎屯市共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1037人,开发就业岗位2400多个,千方百计以产业带就业,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奎屯帝锚口罩厂工作奎屯帝锚口罩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口罩的企业,自今...

  • 甘肃宁县:扶贫车间“挣钱”“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甘肃省宁县按照“原料在外、产品在外,劳动力密集,带动贫困户10户以上”的建办标准,通过招引外商,多方鼓励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致富能人和返乡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建办扶贫车间,先后探索出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家庭农场式、生产大户式...

  • 贵州德江:开展劳务就业扶贫暨“送雁”有组织劳务输出活动

    日前,德江县劳务就业扶贫暨“送雁”有组织劳务输出欢送活动在县人社大楼举行。来自全县22个乡镇(街道)的100名青年将坐上苏州吴中·铜仁德江东西部劳务输出专车前往苏州吴中就业。今年以来,德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

  • 贵州习水:扶贫车间助残疾群众稳就业

    6月24日,残疾员工在习水县扶贫车间内缝制鞋面。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大力帮扶残疾群众创业就业。目前该县已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12个,扶持就业示范户300余户,扶贫车间成为残疾群众就业增收的希望车间。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 美团升级县域扶贫举措 “新起点在县”再提供20万就业岗位

    6月28日,美团点评集团(简称“美团”)宣布,将此前针对扶贫的“新起点计划”进一步升级为“新起点在县”。美团将切实把扶贫举措落实到县一级,面向贫困县再提供20万个骑手岗位,聚焦未摘帽贫困县,通过推动就近就业、探索公益及旅游等扶贫方式,稳扎稳打助力贫困县脱...

  • 辽宁丹东: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深入扶贫村走访帮扶

    近日,丹东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杨国庆主任带队,中心副主任常莫、驻村队员金德轩及工作人员一行4人深入定点扶贫村--宽甸县牛毛坞镇泉山村开展调研帮扶工作。首先对2019年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回访。去年村里的3个樱桃大棚,中心帮助协调资金进行了外墙加固。今年樱桃产量大...

  • 广东番禺:石碁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大摸查,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当前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网上就业服务日益普遍,但仍有部分人员受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难以融入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造成就业困难;尤其为了摸清疫情影响下居民群众的就业情况,保障就业;今年4月份起,石碁镇开展全镇劳动力情况大摸查,力争摸清辖内就业困...

  • 江西信州:政策送上门 服务暖人心 信州区150万元求职补贴助力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连日来,信州区就业局工作人员深入上饶大学城,对上饶幼专、江西医专、上饶师院等三所院校2020年度毕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湖北籍大学生申报一次性求职补贴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材料初审,目前已通过初审1501人,其中湖北籍今年度毕业大学生23人,预计补贴金额150多万元。 ...

  • 江西万载:为就业困难人员铺平就业通道

    近年以来,江西省万载县通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技能培训等举措,已安排125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该县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缺乏或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发挥县、乡、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广泛搜集适应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