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江西万载:为就业困难人员铺平就业通道

2020.06.29

近年以来,江西省万载县通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技能培训等举措,已安排125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

该县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缺乏或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发挥县、乡、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广泛搜集适应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空岗信息,以政策扶持激励企业带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该县工业园区企业声佳实业电子有限公司为就业困难人员开设生产线,昌圣科技有限公司将就业困难人员务工年龄放宽到55岁。高村镇岐源村贫困户陶元秀易地搬迁到县城逻置小区,因年龄偏大找不到工作,通过举办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成功应聘到昌圣科技上班。

该县不断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就业岗位力度,开发林业水利管护、保洁、农家书屋、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就业困难人员 “量身送岗”,分别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对接”学习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增收。罗城镇黎明村就业困难人员江小英,丈夫去年不幸车祸去世,女儿已经出嫁,家中只剩她自己一个人,被安排为村护河员。

                                                                                             

  • 困难
  • 难人
  • 人员
年以来,江西省万载县通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技能培训等举措,已安排125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 该县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缺乏或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发挥县、乡、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广泛搜集适应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空岗信息,以政策扶持激励企业带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该县工业园区企业声佳实业电子有限公司为就业困难人员开设生产线,昌圣科技有限公司将就业困难人员务工年龄放宽到55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