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甘肃兰州:圆满完成今年法治为民办实事全部项目

2025.11.28

今年年初,兰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法治建设质效的有力抓手,按照“市委高度关注、法治建设必需、群众迫切期盼”的原则,以“凝聚法治力量 破解民生难题”为主题,经广泛征集、主动承接、审核筛选,确定了兰州市2025年16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16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这些项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法治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兰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兰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构建起“市级大中枢—县区指挥部—乡街主阵地—村社桥头堡—网格前哨岗”五级闭环解纷体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通过实施“市级头雁领航、县级提档升级、乡级强基实战”专项行动,建成110个标杆级、规范级乡街综治中心,城关区基层治理经验更是在全国范围推广。

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三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纠纷6.43万余件,7478名网格员累计排查矛盾6.1万件,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同时,市法院创新推行“执破融合”模式,将破产案件审理周期压缩至66天,推动16户“僵尸企业”有序出清,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筑牢民生安全底线。民生关切的重点领域,兰州市打出监管“组合拳”。卫生健康部门对全市766家口腔及医疗美容机构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7起。市场监管部门完成1477户兰州牛肉拉面餐饮经营者全覆盖排查,用心用情守护群众一碗面的安心;完成124家加油站的全面检查,全力维护群众“加油钱”的公平与用车环境的安全。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民事检察部门再审检察建议、抗诉改变率均达到100%,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在食品药品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城管部门创新共享单车治理模式,针对72处车辆易淤积点位实施精准管控,城市环境秩序持续改善。

优化法治服务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法治服务更加精准普惠。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精准对接企业国际化经营法治需求,建成首个涉外法治服务工作站,构建“一站五组”工作架构,打造集法律服务、政策咨询、纠纷化解、人才培育于一体的“一站式”涉外法治服务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人社部门、国资系统深入实施“留兰倍增计划”,今年累计发布就业岗位31万个,发放补贴及创业贷款1.03亿元。公安机关创新居民身份证办理服务,实现24小时制证、7日内领取,已办理证件超过24万张;建成并投入使用集应急快反、接警处警、服务群众、矛盾调处于一体的5个街面综合警务站,有效筑牢街面治安防控网络。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司法行政部门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受理案件2972件,帮助挽回损失490.7万元。残联组织完成1017户家庭无障碍改造,妇联系统建成9个标准化服务阵地,调解纠纷35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随着16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地见效,兰州市法治建设呈现出基础更牢、机制更优、成效更实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 法治
  • 项目
  • 民办
  • 办实事
年年初,兰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法治建设质效的有力抓手,按照“市委高度关注、法治建设必需、群众迫切期盼”的原则,以“凝聚法治力量 破解民生难题”为主题,经广泛征集、主动承接、审核筛选,确定了兰州市2025年16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16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这些项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法治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兰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