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安徽芜湖:打造高标准“15分钟养老圈”

2025.11.17

每周三,家住新都花园的70岁老人闵范华都会拿着葫芦丝,准时前往赭山中路智慧颐养中心上课。除了学习乐器,中心举办的茶艺插花、健康讲座等活动,她几乎一场不落。

“以前在家生活比较单调,现在走几分钟到这里,就能学习娱乐、结识朋友,这养老生活过得比年轻人的日子还热闹,附近的老年人都爱来这里。”闵范华笑着说道。

让专业养老“嵌”在家门口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家位于赭山中路宜邻中心三楼的养老中心。

1900平方米的空间内,老人活动区、居住区、智慧适老化改造展示区、康复辅具租赁区等功能分区一应俱全。当天,中心开展合唱、葫芦丝两门公益课,老人们有的深情合唱,有的专注吹奏,还有的在小花园里对弈下棋,各得其乐,悠然自在。

77岁的李贤华正在房间里和老姐妹们开心聊天。“我患过脑梗,之前家人对我独住很担心,这里的照顾专业细致,她们也就放心了。”李贤华告诉记者,她睡觉怕热经常掀被子,工作人员会及时帮她盖上,每天还安排手工、手指操锻炼,住了大半年她很满意。

在中心主任朱婧看来,相较于传统养老院,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好处在于老人的入住方式更为灵活自由。

“除24小时托养服务外,中心还提供日间照料、短期照料。比如子女外出出差、旅游等,不放心老人独自在家,都可以把老人暂时放中心托养几天。”朱婧介绍,中心还有上门服务,提供助洁、助浴、健康监测、情绪疏导等一系列服务。

活动丰富也是这里的特色之处,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公益课程,公益活动每月高达十多场,每天约200人次来中心活动,目前中心床位已供不应求,正在计划改造扩容。

“圈”出高品质享老幸福时光

在总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云从路宜邻养老助残服务中心,随意走进一间房:卫浴空间开阔,可容纳轮椅进出转圈;走过通道,自动感应灯即刻亮起;自动升降的护理床、床头报警系统、高度合适的桌椅,处处彰显适老化的用心。

“从老人居住舒适的角度,在很多细节方面都做了全面的考量。”芜湖市健康医疗发展集团养老项目组负责人吴玲介绍,比如专门跟厂家定制设计了升降床的操作面板,图示简单,就是为了让老人一目了然。

赭山中路智慧颐养中心、云从路宜邻养老助残服务中心,都是芜湖市居家社区养老网络建设一期项目的生动实践。

项目依托全市17个宜邻中心作为载体,由芜湖市健康医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统一建设运营,总投资5679万元,总面积22679平方米,规划设置养老床位518张,其中普惠型床位340张。

“项目创新性采用‘小微机构床位+社会化康养服务’双轨运营模式,既可满足失能老人刚性照护需求,又为其他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多元化服务。”芜湖市健康医疗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兰介绍,项目旨在创新构建街道和社区两级嵌入式养老服务骨干网络,并将数智赋能与医护康养深融合,搭建“家门口”智慧养老助残新场景。

目前已有赭山中路、千岛湖路、云从路、北京中路、天门山西路、花津桥6个宜邻中心的项目完工,其中,赭山中路和千岛湖路点位已运营。

  • 中心
  • 养老
  • 老人
每周三,家住新都花园的70岁老人闵范华都会拿着葫芦丝,准时前往赭山中路智慧颐养中心上课。除了学习乐器,中心举办的茶艺插花、健康讲座等活动,她几乎一场不落。 “以前在家生活比较单调,现在走几分钟到这里,就能学习娱乐、结识朋友,这养老生活过得比年轻人的日子还热闹,附近的老年人都爱来这里。”闵范华笑着说道。 让专业养老“嵌”在家门口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家位于赭山中路宜邻中心三楼的养老中心。 1900平方米的空间内,老人活动区、居住区、智慧适老化改造展示区、康复辅具租赁区等功能分区一应俱全。当天,中心开展合唱、葫芦丝两门公益课,老人们有的深情合唱,有的专注吹奏,还有的在小花园里对弈下棋,各得其乐,悠然自在。 77岁的李贤华正在房间里和老姐妹们开心聊天。“我患过脑梗,之前家人对我独住很担心,这里的照顾专业细致,她们也就放心了。”李贤华告诉记者,她睡觉怕热经常掀被子,工作人员会及时帮她盖上,每天还安排手工、手指操锻炼,住了大半年她很满意。 在中心主任朱婧看来,相较于传统养老院,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好处在于老人的入住方式更为灵活自由。 “除24小时托养服务外,中心还提供日间照料、短期照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