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重庆:城口高观镇智慧养老“出新”更“走心”

2025.11.14

“现在有了这个设备,心里踏实多了。上次我不小心摔倒,按了按钮,不到20分钟网格员和医生就赶到了。”城口县高观镇独居老人李大爷的这番话,道出了该镇“141”基层智治体系下养老服务新模式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面对老年人口占户籍总数21.43%、七成独居老人患有慢性病的现实考题,高观镇创新推出“123”工作模式,并将其深度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构建起全方位关爱独居养老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信息可知、设施可达、服务可及、情感可依”。

织密“1”张数据网 精准服务有“导航”

“以前帮扶老人,信息零散像‘盲人摸象’,现在有了这张‘集成表’,老人情况一目了然。”高观镇民政负责人指着屏幕上的“独居老人智慧关爱服务集成表”介绍。据了解,该镇高效整合公安、民政、卫健等多部门权威数据,结合网格员实地走访记录,将独居老人个人信息、政策保障、网格化管理等6大项15小项内容纳入其中,紧急情况下资源调配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同时,针对不同种类的需求,精心策划21项个性化服务措施,确保每位独居老人都能享受到贴心、高效的关怀与服务。“现在这张表就是我的‘服务导航’,想要了解哪位老人的信息,表格上都显示得清清楚楚,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效率。”网格员陈易林拿着打印的集成表说道。

联动“2”个监管端 智慧守护不“掉线”

为确保辖区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安全,高观镇依托安博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141”基层治理中的应急响应机制,为30名独居老人配备“红外感知+一键呼叫”智能终端。红外感知系统24小时监控老人居住环境,一旦识别到长时间静止、体征异常等情况,立即触发预警,信息经三级城运中心迅速推送至镇级指挥中心。“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接到预警5分钟内就能派单处置,智慧监管让安全‘防线’越筑越牢。”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说。而一键呼叫智能监测设备则成为老人的“应急护身符”。设备内置SOS按钮,预设镇指挥中心和网格员电话,老人遇紧急情况可“一键呼救”。10月以来,全镇通过该设备发起紧急呼叫9次,90%为跌倒、突发疾病等险情,均得到快速处置。

“现在,我们还打造了‘智慧康养’综合场景,将两个监管程序的内容深度融合。”镇组织委员陈帮令介绍,该场景在“141”基层智治后台实时显示设备预警状态、网格员处置进度、事件统计等信息,还能通过数据看板直观呈现服务覆盖率、预警处置率等关键指标,为后续优化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汇集“3”方联动力 多元关爱暖“夕阳”

“李婆婆,今天血压怎么样?我给您带了降压药。”清晨,网格员丁明凤像往常一样敲开独居老人家门。针对老人居住分散的特点,高观镇将30位独居老人就近划分为3个微网格,实施网格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上门问健康、问需求、问困难服务,累计已完成探访100余次。在夯实“141”网格骨干力量的基础上,高观镇着力推动专业力量下沉。每个网格均配备家庭医生、驻片民警等专业服务人员,已协同解决医疗救助、安全排查等各类问题40余起。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推出“爱老积分”机制,培育壮大“红周到”“π服务”等党员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拓宽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我们通过组织骨干力量‘贴身服务’、统筹专业力量‘精准施策’、带动社会力量‘暖心补充’,形成了‘1+1+1>3’的帮扶合力。”高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方力量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位,从日常照料到紧急救助,从健康管理到精神慰藉,全方位满足了独居老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123”工作模式,扩大智能设备覆盖范围,优化服务流程,让更多老人享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养老新体验。

  • 老人
  • 高观
  • 养老
  • 服务
  • 网格
据了解,该镇高效整合公安、民政、卫健等多部门权威数据,结合网格员实地走访记录,将独居老人个人信息、政策保障、网格化管理等6大项15小项内容纳入其中,紧急情况下资源调配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同时,针对不同种类的需求,精心策划21项个性化服务措施,确保每位独居老人都能享受到贴心、高效的关怀与服务。“现在这张表就是我的‘服务导航’,想要了解哪位老人的信息,表格上都显示得清清楚楚,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效率。”网格员陈易林拿着打印的集成表说道。 联动“2”个监管端 智慧守护不“掉线” 为确保辖区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安全,高观镇依托安博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141”基层治理中的应急响应机制,为30名独居老人配备“红外感知+一键呼叫”智能终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