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内蒙古兴安盟:全力打造便民解纷枢纽

2025.10.20

邻里发生矛盾怎么办?遭遇恶意欠薪去找谁?物业纠纷如何处理……在兴安盟,群众遇到烦心事有了统一答案——有事儿,找综治中心!

兴安盟以综治中心规范化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信访工作法治化“三化融合”为统领,将综治中心打造成集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便民枢纽。今年以来,全盟共排查矛盾纠纷4020件,化解3967件,化解率达98.68%。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解决方案。”在乌兰浩特市综治中心,市民陆女士为纠纷的快速处理点赞。原来,她购买的二手车存在未被告知的重大事故记录,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动机制,由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牵头,法院、检察院及律师共同介入,快速厘清责任。

这种高效处置,源于兴安盟对综治资源的深度整合。盟、旗、乡三级综治中心实现部门协同:公安机关组织800余名干警深入一线排查风险、收集民意;审判机关应用人民法院案例库、多元解纷案例库,为司法调解提供支撑;检察机关实现接待窗口全覆盖;司法行政机关为群众提供调解、行政复议、公证等法律服务;信访部门入驻本级综治中心,让群众化解纠纷实现“最多跑一地”。

跨区域纠纷同样能得到高效破解。今年年初,扎赉特旗新林镇97户农户被拖欠200万元土地承包费,由于涉事公司远在四川省,新林镇综治中心上报情况后,扎赉特旗综治中心迅速启动“五级信访代办”机制,联合法院、信访局跨省协调,仅14天便推动资金到账。

如今,兴安盟已形成四级联动体系:盟级综治中心侧重指挥调度,攻坚重大复杂、跨区域纠纷;旗县市综治中心聚焦“集中办”和“一站式”化解,打造综合平台;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着力“抓早抓小”,防范风险于萌芽;村社区筑牢“第一道防线”,建强基层微治理,实现矛盾在基层萌芽化解。

“大哥,家里有啥需要帮忙的?”清晨,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曹简的走访身影,是兴安盟主动排查的缩影。为擦亮“有事儿,找综治中心”品牌,兴安盟通过“周周看、家家到、走村入户”工作法,全方位排查矛盾,将排查出的矛盾全量纳入综治中心,并由该中心科学分流。

流程简化是实现高效服务的关键。日前,科右前旗综治中心通过法院、住建局联合行动,快速为某物业公司追回拖欠近18万元的物业费。这种“门诊式”机制推行“受理建台账、临期提醒、超期督办、办结回访”的闭环管理,让服务跑在需求前。

与此同时,兴安盟建立起“受理—分流—化解—督办”标准化流程。群众诉求“一站式”全量接收,并按类派单;办理部门先行调解,再反馈结果;中心回访评估服务质效,消除隐患。

突泉县农民工付某被拖欠半年工资,求助县综治中心后,该中心立即启动“护薪”预案:人社局连夜核查,公益律师提供法理支撑,次日约谈企业负责人。经过3轮协商,企业3日内付清了拖欠的工资。“综治中心一介入,难题就解决了。”付某感激地说。

在矛盾化解中,兴安盟注重“引导好”,用“法理+情理”提供“一条龙”服务。今年全盟通过调解、仲裁等前端方式化解的纠纷占比达96.3%。

近日,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长达40年的边界耕地纠纷。这起始于1984年的纠纷因村民扩种导致矛盾反复。苏木综治中心主动联合多方力量实地勘察,引入定位技术标绘地块,组建发包工作组,将918亩耕地划分为68份,并全程监督抽签定户。公平公正的结果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彻底化解了历史积怨。

这份实效,源于兴安盟“督程序、督结果、强支撑”的三重保障:督程序,实行领导包案三级分类管理,明确矛盾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各环节时限,截至目前,75件督办案件已全部化解;督结果,建立“1、4、13周”回访机制,对不满意的立即“再化解”,兴安盟政法委牵头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评查,今年累计会商研判案件421件;强支撑,依托自治区综治平台,实现诉求“线上提交、进度查询、数据预警”,让服务更智能高效。

“我们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化融合’,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兴安盟综治中心主任林秀辞表示,要用实效赢信任,兴安盟各级综治中心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解纷平台。

  • 中心
  • 综治
  • 兴安盟
里发生矛盾怎么办?遭遇恶意欠薪去找谁?物业纠纷如何处理……在兴安盟,群众遇到烦心事有了统一答案——有事儿,找综治中心! 兴安盟以综治中心规范化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信访工作法治化“三化融合”为统领,将综治中心打造成集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便民枢纽。今年以来,全盟共排查矛盾纠纷4020件,化解3967件,化解率达98.68%。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解决方案。”在乌兰浩特市综治中心,市民陆女士为纠纷的快速处理点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