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山东青岛:“数据跑、辅助写、智能判” 开启劳动仲裁AI新模式

2025.08.12

近年来,伴随新就业形态的规范化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青岛市劳动争议案件也在逐年增长、案情也日益复杂。记者日前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该局按照“数字人社”“数字青岛”战略部署,积极运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仲裁提质增效,将传统的“人跑、人写、人判”重塑为“数据跑、辅助写、智能判”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化解纠纷、守护公平的智慧劳动仲裁新路径。

为解决传统劳动仲裁申请中繁琐的表格填写,青岛市开发了PC端+移动端“智能申请”功能,将复杂的仲裁申请流程拆解为多个清晰易懂的步骤,确保劳动者清晰了解填写内容与操作方法。劳动者无需精通法律法规条文,只需用朴实的语言描述诉求,系统便能自动转化为规范的法律法规语言,并根据诉求要点精准提示需补充哪些内容,比如,涉及金额诉求时提示明确计算依据。在系统的智能引导与帮助下,指尖轻点,一份标准化的申请书即刻生成。

开庭前,AI化身“仲裁员”,会提前深度“消化”历史案例,自动生成当前案件的精准“庭审焦点问题清单”,加班费基数、劳动关系认定等核心争议点一目了然,效率提升50%。庭审中,AI化身“书记员”,支持线下、线上和异步等开庭模式,以每分钟220字的速度,将庭审语音实时、精准地转化为结构化笔录,错误率降至2%以下,确保庭审记录的真实可靠。开庭后,AI再次化身“仲裁员”,借助历史案例库与深度学习算法,自动生成裁决文书,由原来的3-5天缩短至1-3天,效率提高1倍,显著提升文书质量与裁审一致性,实现精准化“类案同裁”。

围绕“立案—审理—裁决”仲裁流程,青岛构建了“智能引导—要素构建—笔录生成—文书智撰”的全流程AI辅助闭环。系统提供7×24小时在线申请,AI助手根据案情从“线上、线下、异步”中智能匹配最优庭审模式,例如跨区域工伤案件通过异步审理,流程时间可以显著压缩。

这场从人工迈向智慧的转变,最终惠及的是广大企业和劳动者的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而言,维权时间大幅缩短,复杂流程与材料负担有效减轻,维权路径更加透明便捷,合法权益得到高效保障。对于企业来说,系统提供的政策解读与风险提示,成为规范用工行为的“智慧顾问”,有助于源头预防争议,构建和谐用工环境。此举也能让仲裁机构的人均办案能力显著提升,案件积压有效缓解,仲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 仲裁
  • 劳动
  • ai
年来,伴随新就业形态的规范化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青岛市劳动争议案件也在逐年增长、案情也日益复杂。记者日前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该局按照“数字人社”“数字青岛”战略部署,积极运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仲裁提质增效,将传统的“人跑、人写、人判”重塑为“数据跑、辅助写、智能判”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化解纠纷、守护公平的智慧劳动仲裁新路径。 为解决传统劳动仲裁申请中繁琐的表格填写,青岛市开发了PC端+移动端“智能申请”功能,将复杂的仲裁申请流程拆解为多个清晰易懂的步骤,确保劳动者清晰了解填写内容与操作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