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甘肃张掖:甘州区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出“重拳”筑牢“护薪墙”

2025.07.01

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劳动用工秩序的道路上,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运用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多元协作模式以及落实特色执法制度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成功办理多起劳动违法案件。

强化行刑衔接,严惩恶意欠薪。在谢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面对娱乐公司实际负责人谢某某拖欠18名员工10.09万元工资且故意逃匿的恶劣行径,甘州区果断推进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在多次督促无果后,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终,谢某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当日筹资支付了全部欠薪。实践证明,行刑衔接机制能够形成强大威慑力,对恶意欠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即便欠薪者事后支付了工资,其造成恶劣影响的违法行为仍将依法受到惩处,为劳动者的“血汗钱”筑牢坚实法律后盾。

联合惩戒发力,倒逼企业担责。针对甘肃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拖欠2人4.92万元工资且逾期未整改的情况,甘州区充分发挥联合惩戒震慑作用。通过将该企业列入拖欠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违法行为记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录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多部门联合惩戒。在强大压力下,企业最终筹措资金支付部分工资并承诺后续支付。“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这一案例充分体现联合惩戒机制的强大威力,在有效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其他企业起到了强烈警示作用。

构建多元协作,高效护薪讨薪。在甘肃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拖欠100多名农民工479万元工资及赔偿金、10万元罚款的重大案件中,甘州区建立“人社+法院”工作机制。在企业拒不履行行政决定时,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通过查控资产、采取限高、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强制措施,甚至拟拘留项目负责人,最终迫使企业全额支付欠薪并缴纳罚金。这一案例彰显多元协作机制在处理重大欠薪案件中的高效性,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警示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工资支付义务。

落实特色制度,提升执法质效。甘肃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拖欠86人177.51万元工资案中,甘州区落实“两书同达”制度,在送达限期改正指令书等法律文书的同时,告知企业违法行为后果及信用修复途径。经执法人员反复普法,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问题严重性,迅速筹措资金支付全部工资。该制度践行“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既惩戒了违法行为,又给予企业改正机会,起到了良好普法宣传效果,从源头上减少劳动违法行为发生。

甘州区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拖欠劳动报酬难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在治理拖欠劳动报酬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未来,甘州区将继续完善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贡献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段亮宾)

  • 甘州区
  • 企业
  • 甘肃
  • 法治
  • 支付
落实特色制度,提升执法质效。甘肃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拖欠86人177.51万元工资案中,甘州区落实“两书同达”制度,在送达限期改正指令书等法律文书的同时,告知企业违法行为后果及信用修复途径。经执法人员反复普法,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问题严重性,迅速筹措资金支付全部工资。该制度践行“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既惩戒了违法行为,又给予企业改正机会,起到了良好普法宣传效果,从源头上减少劳动违法行为发生。 甘州区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拖欠劳动报酬难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在治理拖欠劳动报酬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未来,甘州区将继续完善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贡献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