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人社局以“严抓细管”为导向,以“源头治理”为抓手,全面构建治理欠薪问题防控体系,筑牢根治欠薪的“防火墙”,为劳动者撑起“安薪伞”。
制度先行,织密用工“责任网”。坚持制度引领,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若干措施》不断拧紧“部门联动、属地管理、企业主责”的责任链条。通过实施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等制度,确保工资支付全流程规范。同时,推行“分账制”管理模式,将工程款与人工费用分账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资金挪用风险,让劳动者“钱袋子”安全无忧。
科技赋能,织就智慧“监管网”。充分发挥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监控预警作用,通过监测保障工资支付制度运行情况,采取大数据分析方式,筛查欠薪隐患清单,做到提前预警、提前介入、提前化解。同时,提高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线索排查办理时效,优先排查处理黄色、红色预警线索,稳步提升全国及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办结率。今年以来,监督企业消除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服务平台预警100余条,全国及甘肃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办结率为100%。
分类监管,织牢权益“保障网”。健全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实行差异化监管,对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较好的用人单位,实行备案管理。对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企业进行“回头看”,持续关注,动态监管,特别是对劳动用工不规范、未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工资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管,防止问题复发,推动标准化工地建设,从源头上杜绝欠薪案件发生。今年以来,现场纠正劳动合同违法条款40条,依法对8家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下一步, 榆中县人社局将始终以“零容忍”态度推进根治欠薪行动,以更严的制度、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筑牢治理欠薪问题“防火墙”,让每一位劳动者体面劳动、干有所值,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榆中县人社局张翠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