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和“互联网+监管”工作要求,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治理能力,切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湖北省汉川市人社局依托湖北省根治欠薪信息监管系统,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大力推进劳动保障智慧监察建设,积极构建符合数字经济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体系。
聚焦宣传培训,多角度推广应用智慧平台
通过人社政策进万家、就业招聘会、汉川劳动监察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方式大力宣传智慧监管平台,讲解平台在劳动年审、红名单申报、诚信等级评价等劳动保障领域业务经办方面的便利性、快捷性,引导用人单位(建设项目)主动参与系统监管。同时,分期分批组织市域内各企业(建设项目)劳资专管员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劳资专管员的履职能力及智慧监管平台操作实务水平,并在市域内建设项目现场、服装产业园区醒目位置,张贴全省统一的劳动维权二维码及操作流程,实现投诉立案零跑腿,案件办理全流程在线跟踪,让劳动者分享智慧建设成果。截至目前,全市2459家企业纳入平台监管,依托平台办理劳动用工年审368家,开展2期合计培训劳资专管员132人,通过平台受理举报投诉线索365起。
聚焦数据融合,多维度完善智能预警监测机制
坚持将数据的归集与共享贯穿于劳动用工管理的全过程,对外强化与市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互联共享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考勤、人工费用拨付记录、工资银行发放流水等“六项制度”信息数据;对内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对执法办案、劳动保障年审、失信联合惩戒等各业务板块间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实现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要素在线监管,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在线动态评价,劳动用工风险隐患全天候在线预警监测。对产生的预警信息,不断完善线上预警+线下核处工作协同机制,实现劳动纠纷从事后调处向事前防范的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的转变、从单一线下办理向线下线上协同办理的转变。截至目前,智慧平台累计监管工程项目110个,动态生成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2438份,通过平台处理预警信息138条。
聚焦重点领域监管,多力度打造汉川监管特色
立足全国纺织服装名城,结合市域内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多、劳资纠纷多的特点,按照服装产业“五园一城”的地理划分,对市域内服装企业劳动用工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在网格区醒目位置悬挂维权告示牌,将园区服装企业名单、维权二维码及企业尊法守法情况进行公示,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同时,将服装企业职工名册、劳动合同签订、考勤记录、工资支付等信息纳入平台监管,构建“企业名录+职工名册+工资支付清单”三位一体监管链条。对平台产生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确保劳资风险隐患发现在早、解决在小,逐步完善部门+乡镇+社区+行业协会联动处置机制,积极打造具有汉川特色的“非建”领域劳动用工监管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市开发区浙商服装工业园区已列入网格管理,园区130余家企业已纳入平台监管。
下一步,湖北省汉川市人社局将立足汉川劳动用工实际,进一步强化数据归集,提高监管质效,大力推进服装行业劳动用工监管全覆盖、实运转,积极构建智慧监管、高效服务工作格局,持续推动劳动保障智慧监察建设走深走实、见质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