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黑龙江鸡西:“456”工作机制推动欠薪风险防治走深走实

2025.07.11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社部门聚焦政府、国企项目欠薪痛点,打造欠薪风险防治“456”工作机制,推动欠薪问题“早发现、早介入,零容忍、快解决”,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治欠安“薪”。

“4”——四季监管不停歇

实施冬病夏治,开展欠薪防治专项四季行动,四季监管不间断、执法不停歇。一是春季重指导。聚焦春季新续建项目开工节点,开展在建政府、国企项目底数排查,组织规范用工培训和普法宣传活动,促进项目相关单位依法用工。二是夏季抓制度。严控工程款支付担保、工资专户开设等环节,通过日常巡查与平台监控相结合,对全市80个政府、国企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及保证金制度“全覆盖、实运转”。三是秋季查隐患。抢抓项目收尾前期时段,深入在建项目专项核查工资发放记录、实名制管理台账等资料,敦促用工单位及时履行工资支付责任。四是冬季严治理。扎实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畅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投诉举报渠道,实行欠薪案件“日调度”,做到分类施策、多元化解,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有诉必查、来访快办。

“5”——五包服务强管控

创新推行在建项目“干部包保”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人包保、一抓到底”。一是靶向发力“包”底数。由21名人社干部包保全市80个政府、国企在建项目,推行日常巡查、半月检查、每季联查“三查”机制,全面摸清摸透在建项目数、农民工数、欠薪隐患数“三个底数”,确保欠薪治理工作精准发力、有的放矢。二是营造氛围“包”宣传。开展包保干部入企培训指导,为劳资双方提供法律指导及维权服务。年以来,深入项目工地宣传《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22次,营造“护薪”氛围。三是源头预防“包”监管。包保干部靠前发力、上门办公,指导开工项目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存储工资保证金,抓实各项制度落实。四是标本兼治“包”案件。针对各渠道反馈的欠薪线索,实行包保干部首接负责、重大案件提级协调,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五是兜牢底线“包”支付。优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流程,推广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对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完工工程项目保证金应退尽退。2024年启用保证金93.6万元、应急周转金239万元,筑牢支付底线。

“6”——六项制度治源头

构建全流程、闭环式的维权服务体系,全力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一是提级督办制度。对跨区域、人数多、金额大等复杂案件,实行提级办案,由市人社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一案一策”推进化解。二是成效回访制度。综合运用上门走访、电话回访、跟踪问访等方式,对已办结案件开展全覆盖回访,有效防范欠薪问题反弹回潮。三是警示教育制度。发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采取案例剖析、现场交流、以案释法等方式,切实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四是联合惩戒制度。加大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经责令拒不整改的企业在招投标、融资授信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目前,已将3家企业列入欠薪“黑名单”,有效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效应。五是执纪监督制度。压紧压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主体责任,实行人社核查、行业主管、纪委监督,对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线索,移交同级纪委监委,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六是案件复查制度。对已办结欠薪案件开展“回头看”,共复查104起欠薪案件,均已化解彻底,不存在拖欠反弹、“虚假结案”情况,确保查实案件“案结薪清”。

  • 欠薪
  • 项目
  • 制度
  • 案件
龙江省鸡西市人社部门聚焦政府、国企项目欠薪痛点,打造欠薪风险防治“456”工作机制,推动欠薪问题“早发现、早介入,零容忍、快解决”,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治欠安“薪”。 “4”——四季监管不停歇 实施冬病夏治,开展欠薪防治专项四季行动,四季监管不间断、执法不停歇。一是春季重指导。聚焦春季新续建项目开工节点,开展在建政府、国企项目底数排查,组织规范用工培训和普法宣传活动,促进项目相关单位依法用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