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化市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聚焦政策护航、岗位扩容、服务增效三大方向,全方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在通化这片热土上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让青春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
政策护航
精准滴灌,筑牢就业根基
通化市高位统筹就业工作,切实压实各方责任。3月11日,“奋斗有我,就在通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会在通化师范学院顺利举办,副省长、市委书记孙简在现场作宣讲报告,为大学生们指点迷津。市人社局携240个事业编制及28家企业,同步开展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会,当场就有超百人达成意向性协议。
在“政校联动”方面,通化市与团市委携手,成功开展“扬帆计划·筑梦通化”2025年寒假大学生实践锻炼活动、2025年寒假通化大学生“返家乡”座谈会等活动,吸引了来自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建筑学院等60所高校的94名大学生踊跃参与。
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通化市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已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六项补贴497.6万元、见习补贴366万元、求职创业补贴32.54万元。在住房保障方面,通化市积极解决“求职一张床”难题,利用棚改闲置房源改建出1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解决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青年人和专业人才等群体的住房之忧。
岗位扩容
多方发力,拓宽就业渠道
通化市紧扣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助力青年“就”在通化。
一方面,通化市紧盯本地产业类型和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等系列招聘行动,并创新推出“招聘超市”特色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56场,1681户企业参与其中,1765人与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
另一方面,通化市注重提升就业服务品牌影响力。组建专业直播团队,联合妇联、零工市场等部门开展“直播带岗”活动24次,依托各类招聘活动同步进行的线上抖音直播带岗,累计吸引134809人次浏览。同时,充分利用“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已征集并推送就业岗位8493个,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高效沟通的桥梁。
此外,通化市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实施“学子归巢”“三支一扶”等项目,今年已征集事业编制321个、“三支一扶”岗位61个,目前正按照计划有序开展笔试、面试等工作,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增添信心。
服务增效
全程护航,织密保障网络
通化市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人社品牌,推行全链条就业服务,让就业服务时刻“在线”。
通化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员一校”工作,精准对接毕业生需求,为其定制推送政策和岗位信息,提前化解就业难题,目前全市高校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达80%。
就业服务延伸至校园,通化市开展以“从校园到职场常见的法律风险及预防”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活动后为20余名同学提供了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通过“零距离”政策宣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宣传手册》《就业服务一纸通》,依托“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宣传活动57场,印发宣传手册10180份。
在兜底保障方面,通化市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和“一人一策”的精细化服务,已兜底安置99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切实消除他们的就业后顾之忧,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筑牢“保障网”。
通化市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从政策、岗位到服务全方位发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让更多高校毕业生能够在通化扎根成长,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