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江苏连云港:全国率先打造工伤保险医疗费智办系统

2024.08.28

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伤保险基础比较薄弱,工伤报销和待遇发放等经办环节都采用手工模式,这导致过程存在人为干预风险、待遇报销时限偏长、企业和工伤职工表示资金垫付压力大。

为尽快改善工伤保险经办服务现状,连云港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树牢服务意识,立足长远发展,主动破解工伤经办服务经办痛点、难点、堵点,历时两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开发工伤保险医疗费智办系统,推动经办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工伤保险“小险种”发挥“大作为”。国家、省级媒体多次报道,省内外多个城市先后来连考察,其中无锡市考察后,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

一是立足根本,精细化开展工伤保险基础数据治理。数据质量是数据化转型基础,通过成立工伤保险数据治理工作专班,加班加点维护新老系统数据,共梳理出问题数据11.5万条,补充完善工伤认定时间、部位等基础信息,比对校准工伤职工身份证号码、性别等关键信息1.2万条,建成了工伤保险基础数据库,为工伤经办数字化转型夯实根基。在省人社厅工伤疑点数据核查中,连云港市数据质量排在全省首位。

二是立足安全,创新性开发应用工伤保险智办系统。系统创新性实现了与“两个平台”对接,对接省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对接省人社一体化平台工伤保险三个目录。在实际报销过程中,经办人员快速扫描上传相关票据,与省财政票据平台数据比对,可以查验发票真伪、校验历史受理记录。通过与省人社平台数据比对,智能匹配用药明细,最终实时生成报销数据。系统重点解决了传统手工报销中存在的电子发票真伪鉴别、重复报销、审核流程繁重等难题。系统自去年3月运行以来,受理申报1.21万张票据,其中重复或异常票据891张,占比7.4%,审核金额4133.93万元,问题票据金额342.87万元,占比8.3%,相比以往手工模式,审核准确度大幅提高,把基金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基金安全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三是立足长远,数治化推动工伤经办服务蝶变升级。智办系统加速了工伤经办服务从“人治”向“数治”转型。今年,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95%的受理票据智能审核,报销时长从原来的60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6—15个工作日,手工报销积压受理材料全部清零,有关工伤待遇申领期限的业务零投诉。此外,系统能够统计报销数据,标记异常票据,助力经办决策分析,这也是社保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体现。

下一步,连云港市人社局将围绕数字化转型目标,持续完善智办系统,加强基金安全监管,提升服务对象的幸福感、满意度,为工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工伤
  • 系统
  • 保险
苏省连云港市工伤保险基础比较薄弱,工伤报销和待遇发放等经办环节都采用手工模式,这导致过程存在人为干预风险、待遇报销时限偏长、企业和工伤职工表示资金垫付压力大。 为尽快改善工伤保险经办服务现状,连云港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树牢服务意识,立足长远发展,主动破解工伤经办服务经办痛点、难点、堵点,历时两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开发工伤保险医疗费智办系统,推动经办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工伤保险“小险种”发挥“大作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