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托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数据共享和线上协同办理,以改革赋能和数字化赋能为引擎,打好便捷化和精细化服务“组合拳”,持续提升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服务体验感,推动“放管服”改革在工伤保险领域的持续深化。
注重宣传、增强关爱媒体赋能在“防”上早提醒
创新工伤宣传方式,与新区司法部门、“饿了么”外卖平台密切协作,开展“法治外卖进万家”活动,外卖骑手在送单的同时一并将工伤政策随餐配送至千家万户,将单纯的“订单配送”变成了“工伤宣传”,进一步延伸了工伤宣传覆盖面,拓宽了宣传渠道,提升了宣传效果。同时关注“新业态”从业者权益,多次前往甘肃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工伤预防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预防职业病等宣传资料及案例讲解等多种形式,提升外卖、快递等群体工伤预防和维权意识,优化从业环境,进一步畅通工伤保险保障通道。
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服务赋能在“快”上见成效
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启动工伤认定快速认定机制。对事实清楚的工伤认定申请工作由法定的15日缩短至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惠及了广大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同时,不断改进服务举措,努力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以优质的服务换取群众的获得感。2024年已办结工伤认定172件,办理时限提速50%以上。
一网办结、信息共享科技赋能在“便”上见真章
充分运用“互联网+认定鉴定”和大数据思维,加快与全省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数据同步,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伤保险业务经办管理系统应用,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实现工伤申报一网提交,一次办结,“足不出户”实现工伤认定受理。同时,实现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业务全流程实时记录、即时交换、相互核验、精确管理,实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业务在线协同办理、信息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了工伤保险业务办理进度一件事查询功能,实现了工伤认定、鉴定和工伤待遇办理进度“链条式”在线实时查询,同时还提供工伤业务办理的“导引性”告知服务。
共商共议,争议前置改革赋能在“情”上解民忧
探索建立工伤认定案件受理前调解机制,创新工伤认定行政调解举措,通过“调解+普法”化解劳资双方矛盾。针对易产生信访案件,充分了解用人单位、职工双方当事人的案情,采用边调查边调解的方式,反复沟通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始终遵循依法、依规原则,向双方释明政策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解结案,避免了职工认定后受累于诉讼维权。2024年通过与法院和法律顾问“问诊把脉”、沟通会商,成功调解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