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

  • 陕西汉中:打破地域壁垒 两地携手成功调解“跨省”工伤争议

    3月6日,陕西省汉中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联合广元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通过首创跨省仲裁员合议庭机制,成功调解一起涉及两省两地的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案件,标志着川陕甘毗邻地区劳动纠纷区域联处协同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悉,本案系典型跨省劳动争议,劳动者工作...

  • 河北邢台:工伤保险联网即时结算全面上线 工伤服务实现“秒到账”“零跑腿”

    2025年1月,河北省邢台市社保中心携手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矿总医院,正式推出了工伤保险费用联网即时结算服务。这一创新举措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了工伤医疗费用“出院即报销”,彻底解决了以往“垫资难、报销慢”的难题,为全市工伤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标志着...

  • 河南鹤壁:宣传工伤保险政策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近日,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相关部门在地王广场组织开展工伤保险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工伤保险政策,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活动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工伤保险业务骨干通过真实案例解析工伤事故处理流程,深入讲解参保范围、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申领等政策要点...

  • 江苏连云港 :全国率先打造工伤保险医疗费智办系统

    连云港市工伤保险基础比较薄弱,工伤报销和待遇发放等经办环节都采用手工模式,这导致过程存在人为干预风险、待遇报销时限偏长、企业和工伤职工表示资金垫付压力大。为尽快改善工伤保险经办服务现状,连云港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树牢服务意识,立足长远发展,主动破解工伤经...

  • 甘肃敦煌:探索“5433”工作模式 为工伤认定按下“加速键”

    今年以来,甘肃省敦煌市人社局积极探索“5433”工作模式,持续打造快办服务“不打烊”疑难杂症“加速度”工伤认定品牌,确保每一起工伤认定案件事实经过清楚、法律依据明确、程序规范便民、结论快速准确,有力地推动工伤认定工作提质增效。“五步联审”环环相扣,实现精...

  • 山东济宁:开展工伤保险业务培训

    为促进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规范发展,提升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助推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提能升级,2月28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社局举办全区工伤保险业务培训活动,区人力资源发展集团各理事单位,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及重点企业的1...

  • 安徽六安:三举措做好工伤保险待遇发放工作

    今年以来,为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人社局通过强宣传、严审核、保安全等措施,切实做好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作,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强化政策宣传。一方面线上通过对企服务QQ群、建筑项目参保群、区政府网等渠道宣传工伤保险参保、待遇报销、...

  • 江西崇仁 :“三零举措” 推进工伤认定工作提质增效

    江西省崇仁县人社局积极优化工伤认定服务举措,推进工伤认定工作提质增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工伤劳动者零距离。优化工伤认定办事流程,开展工伤认定一次性告知、一次办,对在医院卧床治疗、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调查核实开展上门办。在对职工事...

  • 海南海口:创新开展工伤预防项目保障职工人身权益

    人民网海口2月19日电 (记者李学山)春节过后,海口就业市场迎来求职和用工高峰。为保障求职者和就业者人身权益,降低工伤伤害事故率,减少企业用工成本,海口市相关部门通过线上培训+线下宣教、事前走访用工单位、向求职者提前宣传预防工伤举措和加大工伤预防与职业技...

  • 山东济宁:工伤认定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人社局积极探索创新工伤认定机制,通过对工伤案件分类处置、合议处置、调解处置,及时化解工伤纠纷,有效维护了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提升了工伤保险服务质效。一是分类处置提速度。将工伤认定案件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事实清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