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江西赣州:工伤预防“人人关注 个个参与 家家重视”

2025.07.01

2025年是赣州市实施《赣州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的第五个年头。作为全国40个工伤预防重点联系城市之一,五年来,赣州市将工伤预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健康平安建设大局,紧紧围绕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多方联动,立体化施策,探索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伤预防实践样本,为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坚实屏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4年底,全市参保职工工伤事故发生率较2021年底同期下降18.88%。

聚焦关键,精准培训,筑牢工伤预防“防火墙”。赣州市通过聚焦关键行业、关键企业和关键人员,开展精准培训,全面提升工伤预防实效。一是聚焦关键行业。建立工伤事故监测机制,采用大数据模型分析全市工伤事故规律特征,精准锁定家具制造、危化品、矿山、建筑施工等8个重点高危行业。以家具行业为例,作为赣州“1+5+N”产业集群的首位产业,南康区集聚约8000家家具企业,吸纳60余万从业人员,2022年产值突破23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5000亿元。家具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工伤事故高发易发的严峻形势。赣州市紧盯家具行业工伤预防痛点难点,不仅重点支持家具行业工伤预防项目,建立多部门联合风险隐患排查制度,扎实开展工伤预防知识技能培训,还与中国劳动保障科学院合作,探索制定现代家具行业工伤预防标准,从源头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助力赣州市重点产业发展。二是聚焦关键企业。赣州市动态建立300家工伤预防重点企业名单,对事故发生率明显升高、发生重大事故或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企业重点关注,视情约谈企业负责人或书面提醒。同时,在重点企业厂区设置宣传栏和警示提示牌,开展“专家把脉”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培训指导,帮助企业从安全生产管理考核、生产设备安全检查和环境整改、员工分级别分岗位培训等方面完善制度规范,常态化加强工伤预防。以南康区团团圆家具公司为例,员工1500余人,在精准帮扶下,工伤事故从2023年的28件降至2024年的14件,工伤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三是聚焦关键人员。紧盯重点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一线班组长等三类人员,科学制订轮训计划,精心设计实操性强的课程,邀请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领域权威专家授课。同时,在工业园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电子显示屏,强化宣传教育。全市累计开展工伤预防入企调研139次,“一企一策”精准培训96场,覆盖381家重点企业5045名重点岗位人员,切实提升其工伤预防能力。

多元协同,共建共享,打造工伤预防“共同体”。赣州市积极整合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资源,构建起安全生产、健康平安、工伤预防一体化格局。一是凝聚多方工作合力。赣州市建立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跨领域协作机制。人社部门发挥牵头抓总和资金保障优势,财政、应急、卫健、住建、交通、工信、工会等部门各展所长,协同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职工参与”的良好格局。将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优先事项,每年按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的3%足额提取工伤预防费用,用于各类工伤预防项目,各部门在数据分析、信息共享、宣传培训、隐患排查等方面紧密配合,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二是打造警示教育基地。2023年底,在赣州经开区西城科技园建成全省首个高水平的综合性工伤预防警示教育体验中心。该中心由赣州市人社部门主导、中国人民健康保险江西分公司建设,首期占地500平方米,涵盖工伤预防体验、健康管理、职业健康促进中心三大区域,设置VR驾驶模拟、人体模拟触电体验、机械伤害体验等多个互动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参训人员身临其境感受各类工伤事故危险,学习安全知识与自救技能。此外,安全事故案例展示区以震撼的视频、图文,还原真实事故场景,敲响安全警钟。自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机关事业单位、院校、企业等3000余人次。三是强化职业伤害保障。为破解社会高度关注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缺失问题,赣州市在前期试点将超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三类特定人员纳入补充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的基础上,又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志愿者、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7类特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前赣州市补充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从2022年底的79.86万人跃升至2024年底的105.38万人,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劳动者。

创新赋能,多维传播,凝聚工伤预防“强共识”。赣州市创新思路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让工伤预防宣传“夺人眼球”、深入人心。一是聘请公益宣传大使。赣州市从各行业领域中选取了5名代表,如赣南救援队队长杨舒文、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李德鑫等作为工伤预防公益宣传大使。这些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伤预防公益宣传大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宣传推介工伤预防政策和各类预防救援知识,影响带动更多人做工伤预防的实践者、倡导者、传播者,实现“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的观念转变。二是开展竞赛征集活动。举办工伤预防故事网络征文大赛,鼓励身边人讲身边事,征集了一批生动鲜活、警示教育作用明显的工伤预防好故事。举办工伤预防知识竞赛,来自各县(市、区)和市本级的人社、卫健、应急、企业、院校20支队伍共100名选手参赛,面向全社会实时直播,吸引了近600万人次在线观看,掀起学习工伤预防知识热潮。举办工伤预防公益海报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在户外大屏、高铁站、公交车、电梯等场所广泛投放,让工伤预防宣传在城市、工厂间处处可见。三是加强主题宣传策划。深入开展工伤预防“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圈”宣传活动,在赣州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人流密集处和工业园区、院校等地举办专场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19万份、发布广告69种、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53场,现场咨询累计达7705人次,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 工伤
  • 预防
  • 赣州市
  • 宣传
人社部门发挥牵头抓总和资金保障优势,财政、应急、卫健、住建、交通、工信、工会等部门各展所长,协同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职工参与”的良好格局。将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优先事项,每年按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的3%足额提取工伤预防费用,用于各类工伤预防项目,各部门在数据分析、信息共享、宣传培训、隐患排查等方面紧密配合,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二是打造警示教育基地。2023年底,在赣州经开区西城科技园建成全省首个高水平的综合性工伤预防警示教育体验中心。该中心由赣州市人社部门主导、中国人民健康保险江西分公司建设,首期占地500平方米,涵盖工伤预防体验、健康管理、职业健康促进中心三大区域,设置VR驾驶模拟、人体模拟触电体验、机械伤害体验等多个互动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