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就业服务案例

第二届优秀案例13:线上线下齐发力助全职妈妈“换赛道”

2023.11.16

关 键 词:直播带岗  全职妈妈   再就业

案例介绍:

陈女士,37岁,大专学历,河北人。曾是银行业呼叫中心职员,CCCS(客户联络中心的英文首字母)认证协会咨询顾问,有丰富的呼叫中心工作经验。2017年在职业上升期因为生育选择辞职,在家中照顾孩子。做这个选择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一边是需要人照顾的孩子,一边是上升期的工作,家里没有合适的人帮带孩子,又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培养,最终妈妈的身份让她选择离开职场。全职妈妈一做就是四年,这四年孩子渐渐长大,自己的年龄也是转瞬间就过了35岁,现在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她想重返职场时,却不知不觉间到了职场年龄限制的瓶颈期。她曾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投递了很多简历,却一次次石沉大海,回归职场的愿望严重受挫,质疑自己不适合重入职场,想放弃求职。

2021年 8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女士在“抖音”平台看到石景山区公共服务中心的“直播带岗”,引起了她的兴趣,直播间里,职业指导师和企业HR,用类似“直播带货”的方式,介绍企业详细情况、招聘岗位需求以及薪酬福利等,让求职者直观了解企业、了解岗位;职业指导师还为求职者建立服务群,发布最新岗位信息,解答求职者问题。看到这些,陈女士有些心动。几天后,她带着孩子来到石景山区公共服务中心,找到“直播带岗”的职业指导师寻求帮助。“找一份工作怎么这么难?”“我还能找到工作吗?”“我该做什么工作呢?”“我希望最好离家近,早九晚五,双休又比较稳定的单位”陈女士说。

案例分析:

1. 陈女士想重入职场的意愿十分迫切,但因为多次投递简历均无回音,感觉“女性过了35岁就没有单位要了”,求职过程中屡次受挫,导致陈女士信心不足。她认为自己没什么优势,产生了求职焦虑情绪,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情绪急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他人的沟通。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增强重入职场的勇气、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是首要工作。

2. 陈女士的空窗期较长,重入职场时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目前就业市场受疫情影响出现了很多新职业,求职者呈现年轻化、高增长的态势,一些行业对于求职者学历、专业、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在沟通过程中发现,陈女士本人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职业选择,需要帮助她明确职业定位,建议进行一次职业素质测评,帮助陈女士客观了解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从而更加合理确定本人的职业定位。

3. 缺乏专门的求职技巧训练,未掌握撰写简历的方法和技巧,造成多次投递简历没有回音。陈女士的简历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模版,薪酬要求没有修改,比较高,不太符合这个行业和区域的实际工资水平,失去了很多初试的机会。职业指导师建议,转行人士在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目标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写薪酬。另外工作经历也要贴着应聘岗位去写,陈女士听取指导师的建议,认认真真地重新撰写了一份简历。

案例指导:

1. 缓解焦虑、调适心理、增强求职信心。在咨询过程中,职业指导师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耐心倾听陈女士的心声,从关心她现在的生活状况入手,多次谈心,拉近距离,与她产生共鸣,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她,让陈女士感到安全和放松。二是向陈女士介绍了身边宝妈成功返回职场的案例,用身边的就业成功案例,鼓励陈女士正确面对困难,遇到挫折不要灰心,年龄并不是女性就业的“门槛”。三是和陈女士共同分析就业优势,比如善于表达、有上进心、学习能力强等,进一步激发陈女士的求职自信心。

2. 提供职业素质测评,明确求职方向。通过CETTIC职业素质测评,了解到陈女士属于高人际型,说明陈女士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方面的工作。她的职业兴趣点更偏向文职类。考虑到陈女士曾做过客服相关的工作,同时本人已自学自考了行政管理专业,建议可以应聘行政管理类岗位。陈女士本人也愿意尝试行政岗位。

3. 针对陈女士的情况,推荐工作岗位。根据陈女士的实际情况和求职意愿,职业指导师积极筛选符合陈女士求职意向的岗位,先后为其联系了石景山区某投资中心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公司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领导做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另一个是石景山区某物业公司行政管理岗位,主要负责筹备公司管理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日常办公室行政管理、物资管理、客户接待等。

4. 不断跟进,强化后续指导服务。过了一阵子,陈女士再次来到石景山公服中心,沮丧地告诉职业指导师,这几个岗位未应聘成功,再次出现消极情绪,对自身能力又一次产生怀疑,变得更加不自信。职业指导师开导陈女士,找工作本身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求职中这种情况经常会有,重要的是找到原因,解决问题。陈女士听后,心情平复下来,让职业指导师帮忙查找问题,原来,陈女士在一次面试当中出现了不守承诺的情况,在与HR面谈后没有将简历及时发过去,又因为家里的事情没及时接听HR打来的电话。后来见过了公司的总监,也通过了复试,陈女士提出两个月以后孩子上幼儿园才能入职的要求,可2个月后,陈女士也没有如约和HR联系。最终,陈女士失去了这次就业机会。

职业指导师建议陈女士换位思考,站在HR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不会给这样的求职者入职的机会?进一步帮助陈女士认识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做人需要有始有终,如果有变动应该及时告知公司。在求职期间,尽量提前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及时接听电话,争取每一次求职机会。同时向陈女士介绍石景山公服中心的线上“职业指导微课堂”、职业指导“直播课”,通过学习来提高面试技巧,规避面试当中的问题。

5. 指导帮扶,顺利实现就业。几天后,职业指导师向陈女士推荐了北京市某事务管理中心办公室职位。考虑到陈女士在面试环节缺少经验,职业指导师主动联系陈女士,进行一对一面试前指导:一是帮助陈女士了解某事务管理中心的背景、岗位要求、需要具备的技能等;二是针对HR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模拟演练;三是详细介绍了面试时应注意的服饰礼仪细节等;四是帮助陈女士重新树立自信心,调整好心态,为面试做足了充分准备。由于陈女士良好的表现终于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6. 跟踪回访,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几天后,回访陈女士,得知她正在北京市某事务管理中心办理入职手续。陈女士上岗后,职业指导师继续了解她的工动作态,与单位一起给予她更多的帮助、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爱。陈女士在新岗位上进步很快,迅速掌握了业务知识,实现了稳定就业。

延伸思考:

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更多的职场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大多数全职妈妈在宝贝上幼儿园之后依旧有重回职场的强烈心愿,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全职妈妈重返职场,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空窗时间长、知识技能断层、年龄偏大、核心竞争力弱等,这也使得企业对这个群体顾虑颇多。妈妈们若要重返职场,就业期望不能过高,就业定位要合理,做好时间管理,准备就绪后再回职场。职业指导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帮助全职妈妈陈女士重回职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全新职业。未来,全职妈妈这个群体的再就业不可忽视,也是石景山区公服中心关注的群体之一,为妈妈们圆梦职场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关资料:

疫情常态化趋势下“直播招聘+直播指导”优势凸显,直播招聘模式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具备突破时空限制、求职效率高等优势,被广大群体接受和喜欢。石景山为破解招工难、求职难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云端招聘”。实施人力社保网站网络招聘,依托石景山人力社保网站、百姓就业超市等网站开展网络招聘,实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2)“云端直播”。实施抖音、企业微信公众号、石景山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招聘。开展“主播进企业、HR进直播间”的双进活动,让求职者直观了解企业用工环境、工作内容、薪酬待遇等信息,“面对面”交流。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石景山求职群,不断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送政策、送岗位、送人才、送指导等全方位服务。(3)精准打造“全链条”闭环就业服务模式。为了更好的做好直播后续服务,石景山公服中心逐步组建起区-街-社区三级职业指导师团队,开展信息排摸、政策宣传、岗位开发等工作,完善“直播带岗”,通过“沉浸式”岗位体验,为求职者直观地展现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实现平台、企业、人才三方互动,有效促进人岗匹配。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回访机制,了解被招聘人员就业情况,确保被录用者的就业稳定。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和空岗情况,主动为其提供就业服务,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及时收集整理就业服务邮箱里的每一份求职人员简历,及时指导求职人员修改简历,帮助求职人员争取初试机会。对于没有达成就业意愿的人员,建立个人求职服务平台,不定时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主动帮助求职人员对接更适合的企业,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余人加入了个人求职服务平台。


( 责编:系统管理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