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就业服务案例

第一届优秀案例29:五心服务筑牢稳就业基石

2023.11.16

关键词:重点企业保障 疫情防控 脱贫攻坚

案例介绍: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让原本热闹的小镇陷入了寂静,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延迟复工,口罩也让我们看不清彼此,每个眼神都是小心翼翼。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方式对抗疫情。

每天打开手机,到处都是关于最美的“逆行者”的事迹,我们作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用真心、热心、细心、耐心、贴心这“五心”为老百姓服务到家门,服务到心头。

从正月初五我们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引导求职者利用“海安就业网”和“用工保障直通车”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求职,为返乡人员提供网上职业指导、网上推荐就业岗位等服务,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大家留海就业创业。

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医用敷料生产商和出口商,为了保障重点防疫物资的供应,提高产能,我们在所长的领导下组织招聘熟练缝纫工到广达帮助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基于前期的调查了解,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我村八组的阿丽(化名),虽然之前她在朋友圈喊天天睡觉睡到浑身疼,可是真的有工作需要她的时候却又退缩了。经过了解之后才发现,由于当时疫情的发展形势不明朗,她对出门有所顾虑,更何况是要去接触那么多不认识的人。为了打消她的顾虑,我积极到网上找一些关于疫情自我防护的文章推送给她,并告知广达企业是无尘车间,工人都会要求正确佩戴口罩并穿着防护服等。在消除这些顾虑之后,阿丽不但自己报名,还介绍了周围的邻居朋友一起报名。第二天中午,我收到了一张阿丽发来的她们工作时的照片,说一切都比想象的还要好,很满意。又过了几日,一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就看到桌上放着折叠好的黄色服装,正当我纳闷的时候,收到阿丽发来的微信,内容是:“这几天下班,看到你们在卡口值班的人员都是一个口罩一件红马甲就轻装上阵了,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件简陋的防护服,希望能帮到你们”。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我们只是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换来的却是服务对象的片片真情。

园墩村15组的有根(化名)是村里的低收入农户。他是一个苦命的人,三十多岁娶妻,妻子患有精神病,没有劳动能力。他担心以后他们自己的孩子会有遗传病,抱养了一个女儿。全家重担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为了上学的女儿和患病的妻子,他省吃俭用,不敢多花乱花一分钱。

因为他的腿原来在工地上受过伤,不能做重体力活儿,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着几亩田和政府的救济养着一家人。我了解情况后,根据他自身的情况,了解了他的职业兴趣帮助锁定求职目标,让他先就业再择业。期间也推荐过保安的工作,因为要长期驻守在工作岗位不能离开所以也没有成功。

后来正好我们村靠近他家不远的地方新增了一家特路洁扫地车公司,正在对外招工,我向公司介绍了有根的特殊情况,公司的负责人得知后很爽快地让我通知他去面试,并同意可以特殊照顾,他家中有事期间可以回家看看。我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有根,起初他还担心给公司造成负担,我帮有根分析,这个公司对于他去工作有三个好处:1、就在家门口,回家照顾妻子比较方便。2、可以学到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3、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家庭情况。终于有根接受了我的就业推荐,成功地成为特路洁扫地车有限公司的一员。虽然他成功就业了,可是我还是不放心,经常打电话给他询问工作情况。有根笑呵呵地告诉我:“谢谢你。我现在这个工作真的很好,真的跟你说的一样,我既学到了技术又挣到了钱,还照顾到了家庭。我终于可以摆脱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道路。真的太谢谢你了!”有根已经在特路洁扫地车有限公司整整工作了一年多,每次入户走访经过他公司看见他工作的背影和他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笑容,我也忍不住笑了,我暗自告诉自己要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脱贫致富。

这次疫情,分开的是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的却是我们与服务对象的心。“五心服务”用“红、黄、橙、绿、蓝”五个爱心环抱笑脸图案凸显服务主题,用心微笑服务。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目标,把一颗爱心献给工作,把一份信心留给自己,把满腹爱心送给需要帮助的群众。让我们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病毒贡献一份力量,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

案例分析: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1、疫情影响,企业延迟复工,返乡人员无法外出,求职受限;2、害怕与外界接触;3、身体和家庭的拖累让少数困难人员更难就业。

案例指导:

1、 求职,提供网上职业指导、网上推荐就业岗位等服务。

2、 普及关于疫情期间如何自我防护的知识。

3、 有针对性地对求职者的顾虑进行分析并用事实做支撑。

4、 对困难人员进行一人一策精准就业指导和帮扶,通过协调村里的公益性质的岗位帮助就业。


( 责编:系统管理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