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就业扶贫 跟踪服务
案例介绍:
只有初中文凭的周林(化名),在老家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只能依靠打零工获得经济收入,一家人生活贫困,很难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龙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联合那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其转移到龙岗就业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让他有了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贫困问题。
案例分析:
周林就业主要面对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是就业信息不对称。周林在广西老家时,信息不畅通,就业渠道少,不了解其他地区的招工情况,只能依靠身边亲友或同村老乡介绍,打零工贴补家用。
二是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初中文凭的周林,没有工作经验,缺乏与心仪岗位相匹配的技能,在当地就业市场上也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导致其找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相对困难。
三是不愿远离家乡以及工作意愿不高。本人在思想意识上对远离家乡,外出就业有抗拒心理,家中有老小要照顾,难以迈出离乡就业的步伐。
四是工资水平不高。受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影响,周林对赴深圳工作收入情况期望不高,且目前很多企业未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员工福利较少也是他难以稳定工作的原因。
案例指导:
龙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扶贫专班组,通过前期针对靖西、那坡建档立卡人员的就业意向调查,结合贫困人员实际情况,组织区内用工规范、待遇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龙岗排水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开发了管道清疏工、普工、服务员等各类适合贫困人员的就业岗位。积极联动那坡县人社局、靖西市人社局推动劳务协作工作,于5月12日、14日分别在那坡、靖西举办了2020年“精准扶贫”劳务协作网络视频招聘会。周林参加了那坡网络视频招聘会,应聘龙岗排水有限公司排水工一职,经情况介绍和面试环节后被当场录用,且用人单位希望他尽快入职。龙岗排水有限公司是龙岗区国有企业,此次推出岗位全部提供住宿,公司制定优厚薪资和福利待遇,工人每月到手的综合工资达5000元。
在他高兴又踌躇之余,龙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那坡县人社局及龙岗排水有限公司已替他来深之旅做好准备。当地人社局联系好大巴车,5月13日上午十点,大巴准时发车驶往深圳,而专班组工作人员已经安排好食宿,持续了解他们行车情况,凌晨两三点在龙岗汽车总站迎接,带他们稍作休息。第二天公司接其办理入职和住宿手续,为其购买生活必需品,办理食堂用餐卡并充值,减免住宿及水电费用等。考虑到他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公司还特别将其安置在离宿舍只有几百米距离的龙城分公司,并安排一名非常有经验的师傅“传、帮、带”,为他进行入职培训,学习排水巡查、清疏和防洪排涝值守等工作。在入职后,龙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持续跟踪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并及时帮忙解决遇到的困难,帮助他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龙岗区就业环境非常好,排水公司管理层对我们非常关心。”在5月24日龙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建档立卡人员“龙岗地标”一日游活动中,周林开心地分享了他的工作感受。在龙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区投控集团的倾情帮扶下,他坚定了稳定就业、提升技能,用劳动来脱贫、靠自己去致富的决心。
相关资料: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了牵住就业这一“牛鼻子”,龙岗区想方设法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扶贫服务,多方聚力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端稳“铁饭碗”。开展“人文关怀”活动,是提高就业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一系列“人文关怀”活动,让贫困劳动力充分感受到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文化与温暖情怀,让他们的归属感更强,增强了他们来到深圳,留在深圳,融入深圳的信心,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就业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