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照全年目标,夯实基础,不断开拓创新工作体制,提升仲裁办案质量和服务能力,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是服务下沉,便民仲裁。为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该院将“为民、便民、利民”服务理念贯彻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环节,建立起“流动仲裁庭”即片区巡回庭,对发生在分庭区域内的劳动人事争议就地就近开展及时调解、及时立案、及时裁决等办理,实现了劳动争议双方在“家门口”获得“调解、受理、立案、送达、组庭、审裁”等高效便捷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服务下沉“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把劳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最多跑一次”,让劳动争议双方对享有的合法权益和方便快捷的仲裁服务感到满意。目前,打造了科技园片区、北部片区两个巡回庭。
二是精准调解,和谐仲裁。按照“以调为主,调裁结合”原则,该院实行了案前、庭前、庭中、庭后“四位一体”调解模式,将精准调解服务贯穿于“受理、立案、审裁”全过程,缓和矛盾,注重调解,“调”出和谐,争取劳动争议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处理结果,改善当事人之间关系,为双方阳光和谐的劳动关系创造条件。
三是绿色通道,亲和仲裁。专题就特殊群体的集体争议案件、农民工欠薪案件、“散乱污”企业员工讨薪案件,开通“绿色通道”,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办好”原则,指派了专员负责,优先审理、限期审结,以最快速度审结集体争议案件,有效的维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打造亲和仲裁,力促提质增效,服务和谐社会。
四是创新机制,高效仲裁。按照仲裁“程序规范化、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办案信息化”要求,该院建设了二区(等候区、观摩区)、三室(调解室、档案室、监控室)、四庭(立案庭、劳动关系庭、工资福利庭、片区巡回庭)的办公格局,同时建立起案件“调撤率和结案率”通报制度、案件“211”内审制度(即“二员化”交叉监督机制、“一体化”集体合议机制、“一整套”廉政风险承诺机制)、案件预警制度,创新仲裁工作方式,提高了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质量、提升了调解仲裁公信力、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