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支队电话就是我们的110”——广东边防总队第六支队开展社区便民活动纪实

2018.02.24

在人们心中,他们一身戎装,与钢枪为伴,冲锋在最危险的一线,反偷渡、打击走私犯罪、处置突发事件都离不开他们英勇的身影。而驻扎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广东边防总队第六支队还有着特殊的使命,他们无私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困难、护送学童跨境上学、定期开展便民活动,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小街上最动人的色彩

“支队电话就是我们的110,边防官兵就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说到驻扎在这里的第六支队某部官兵,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镇中英街社区居民吴天生满怀感激。2017年3月19日早晨,吴天生70多岁的父亲散步时突然晕倒,摔得满脸是血。正在出早操的支队官兵看到后,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跑。因为抢救及时,老人很快转危为安。“我们兄弟几个都在外地工作,这些年多亏支队官兵像亲人一样帮我们照顾家里的老人。”吴天生说。

聊起支队官兵的故事,中英街前社区居委会主任沙锦涛动情地说:“橄榄绿是这条小街上最动人的色彩。居民们只要看到边防官兵的身影,听到他们巡逻执勤的脚步声,心里就会觉得踏实、安稳。”

近年来,支队官兵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收集的废旧报纸、易拉罐等废旧物品上做文章,变废为宝,并成立“爱心基金”,用以资助困难家庭。“爱心基金”曾对辖区里的几名特困户长期进行资助,并向家庭困难的战友伸出援手,向粤北、四川等灾区捐资。截至目前,捐资总额已达10万元。

跨境护学20年

“谢谢叔叔!”“叔叔明天见!”日前,在深圳市与中国香港交界的沙头角中英街关口,100多名在香港读书的跨境学童挥手与护送他们的支队官兵告别,温暖的笑容也在支队8名官兵脸上绽放开来。

中英街是这些赴香港求学学生的必经通道。每天早晨,他们都要经过桥头、中英街口两个过境检查点赴港上学。此外,还有600多名学生每天也要出境到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内的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上学。由于涉及过境检查,学生家长无法跟随接送,而中英街街道狭窄、人员密集,学生们上学路上的安全让人忧心。因此,这短短的300米成为学校、家长最为担心的一段路程。

为了避免深港跨境学童在上学或放学路上受到意外伤害,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支队官兵们就自发护送深港跨境学生,每天早晨7点半至8点半、下午15点半至16点半,都有8名官兵护送学生跨境上学、放学。20多年过去了,尽管支队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跨境护学任务没有一天间断过,也从未出现过一次安全问题。

“学校每年招收的300名学生中,有将近八成是跨境学生,往返于深港两地学生们的安全,是学校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香港回归20多年了,跨境学童越来越多,但第六支队官兵的贴心护送,让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放心。”中国香港沙头角中心小学的创始人吕东明说。

法律援助帮维权

驻扎在深圳市前海自贸区的第六支队某部官兵被驻地百姓亲切地誉为“前海守望者”。近年来,他们积极推进爱民固边战略,开展送法律、送娱乐、送健康、送爱心“四送到工地”活动,将爱心传递到辖区每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心中。他们定期联合深圳市人社局、司法局进入工地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图片展览等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权。

支队官兵自发成立业余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排自演节目,先后为辖区32个工地义演。支队成立了“爱民固边放映队”,定期将一些红色经典、最近上映的优秀影片送到工地。支队还联合深圳市曙光医院各科专家定期到工地巡诊,无偿为工人们送医送药。每逢过年过节,支队官兵主动邀请外来务工朋友进警营一起过节,将热气腾腾的除夕饺子、暖意洋洋的爱心粽子送到工地。

通过开展“四送到工地”活动,第六支队某部官兵真心诚意为外来务工人员在生活中“解难”,精神上“解闷”,身体上“解疾”,心理上“解愁”。

沙锦涛老人在中英街与支队官兵朝夕相处了40余年。他说:“支队官兵驻守在中英街是我们的福分,他们做的好事就像大鹏湾的海水一样,我不知道有多少,只知道有多美。”这样的评价,广东边防总队第六支队官兵当之无愧。(记者 陆占奇 通讯员 李建帆 莫署)

 

( 责编:lj )
  • 劳动关系
在人们心中,他们一身戎装,与钢枪为伴,冲锋在最危险的一线,反偷渡、打击走私犯罪、处置突发事件都离不开他们英勇的身影。而驻扎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广东边防总队第六支队还有着特殊的使命,他们无私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困难、护送学童跨境上学、定期开展便民活动,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小街上最动人的色彩 “支队电话就是我们的110,边防官兵就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说到驻扎在这里的第六支队某部官兵,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镇中英街社区居民吴天生满怀感激。2017年3月19日早晨,吴天生70多岁的父亲散步时突然晕倒,摔得满脸是血。正在出早操的支队官兵看到后,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跑。因为抢救及时,老人很快转危为安。“我们兄弟几个都在外地工作,这些年多亏支队官兵像亲人一样帮我们照顾家里的老人。”吴天生说。 聊起支队官兵的故事,中英街前社区居委会主任沙锦涛动情地说:“橄榄绿是这条小街上最动人的色彩。居民们只要看到边防官兵的身影,听到他们巡逻执勤的脚步声,心里就会觉得踏实、安稳。” 近年来,支队官兵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收集的废旧报纸、易拉罐等废旧物品上做文章,变废为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