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五接镇李港村村民陈志新在参加焊接培训班培训后,顺利被当地一家大型船舶重工企业录用。据了解,像陈志新这样经过培训成功就业的农民,在五接镇有5000多人。
据悉,五接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以镇成人校、职业教育学校为阵地,同时与市、区有关培训中心(基地)“联姻”,针对各行业所需的技能资格及岗位资格,聘请南通大学青创驿站以及南通职业大学、南通开放大学等校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前来授课,镇上的骨干企业则提供实践设备与技能利用平台。同时,组织农民到企业考察实践,让长期在外的农民了解企业现状,在农民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后,再通过有的放矢的培训为他们补齐“短板”,从而顺利对接就业和技能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村劳动力打造多种“技能名片”,帮助农民从打“简单工”变成技能工。
同时,五接镇建立了专门的农民人才储备库,根据企业要求,采取农民就业“小型见面会”等形式,让相关企业与农村有技能的人才“面对面”交流。目前,五接镇已有经营管理、建筑、电焊等10类500多位农民纳入人才储备库进行管理,许多农民还取得了相关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或相关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成为企业欢迎、市场认可的技术型、复合型、知识型高技能人才。(樊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