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获得者袁强说:“这个冠军的荣誉属于大家。”
赛场遭遇“图纸风波”
世赛比赛第一天,袁强的操作如行云流水般,但也因为做得比平常快,在赛场上接连出现一些小失误。
第二天上午,袁强还算处于正常状态。可是到了下午,由于时差原因和睡眠时间较少,袁强开始犯困,有1个小时左右时间处于迷迷糊糊状态。刚好那时又是接线关键时刻:假如一根线接错了,就可能导致电路不通,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行。袁强强打精神,认真检查操作情况,好在没出现大问题。
比赛一结束,袁强直接回到酒店,睡了整整12个小时。
一觉醒来,他感觉精力特别充沛。“第三天发挥很稳定,把前面浪费的时间全部补回来了。”袁强告诉记者,当天的比赛,有5个国家的选手成功接通了电,其中他是做得最快的一个。
可是,就当袁强以为剩下的操作会顺风顺水时,考官发现:给袁强发错了图纸!“简直是晴天霹雳,那一刻我几乎崩溃了。”袁强回忆说。
因为缺乏世赛经验,袁强不知道比赛图纸张数。图纸应该有20页,发给袁强的图纸中缺的恰恰是最重要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组组长袁海嵘为袁强力争补时15分钟,让袁强的紧张情绪稍有缓解。
最后一天的比赛仍然不算顺利,编程题目难度颇高。袁强当时估算了一下,30分的题目,自己最多也就只能拿到10分。
比赛结束后,袁强特别沮丧。教练组组长闫虎民不断安慰他说:在编程这一模块,其他国家的选手也都没做好。
世赛成绩公布,袁强高居榜首。手捧金灿灿的奖牌,袁强说:“荣誉和光环都给了我,但是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农村娃的追梦之路
从一个中考落榜的农村孩子,到站上世界技能舞台最高领奖台,袁强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
在校内选拔赛过程中,因为基础比较差,袁强在第一轮选拔中就被淘汰。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加塞”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校没有给他准备训练工位,袁强就自己从市场买装修板子,搭建工位训练。
有时候,为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袁强经常奋战到凌晨一两点,有几次甚至到凌晨4点。教练不在时,他就打电话给技术公司咨询问题。
工业控制项目评分标准包括位置精度、水平、美观度,精度要求极高。为了让自己的测量更加准确,袁强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将误差都控制在1毫米以内。
在全国选拔赛第一阶段9进5比赛中,袁强题意理解错误,导致编程模块扣了很多分数,但由于其他模块发挥稳定,总分仍然是第一。袁强心里滋生了骄傲感,结果,这种心态让他在第二阶段5进2选拔赛时差点被淘汰。
袁强吸取了第二阶段的教训,认真反思自己:任何时候不能有骄傲情绪,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任务。在调整好心态以后,他最终拿到了前往阿布扎比的入场券。(孙兴伟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