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崇川区人社局面对经济下行和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的双重压力,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建立动态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力争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助、创业有路。
一、逐一走访,建立动态实名数据库。2016年,崇川区率先在全市开展高校毕业生普查,对象为2013年至2016年毕业的辖区大学生,通过“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逐个登记”的工作途径,摸清基本信息、了解就业动向,掌握服务需求,并将详情录入到实名数据库中,切实做到了“不漏、不重、不错”。通过摸查,全区11299名高校毕业生全部进行了实名登记,截至目前,10960人实现稳定就业,就业率97%,摸查率100%。
二、立足产业,开展多渠道就业招聘。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促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开展“送岗位进校园”、“大学生职场面对面”、“大学生就业服务月”“专业技术高校专场”等多种类、全方位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2016年共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16场,提供近7000个岗位,吸引了近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
三、密切关注,进行精细化就业援助。通过摸底调查,对数据库中有岗位需求和技能提升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服务,制定精细化“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的援助计划书,实行个性化的精准帮扶。对其中就业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崇川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就业解困行动,发动基层平台,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了16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用于兜底安置,确保就业困难大学生100%援助到位。2016年,全区共为29名未就业大学生成功开展“一对一”岗位介绍,其中3名就业困难家庭未就业大学生当月援助到位,并落实见习补贴。
四、创新引领,激发创业促就业活力。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政策落实、平台搭建、活动助推,培训提升“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营造创业氛围,引燃创业热情,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一是编写《崇川区创业惠民政策一本通》和《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问答》,进社区、进楼宇,进高校进行密集解读和宣传。二是出台《崇川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以区级孵化基地为基础,成功打造青创驿站和创新公园2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众创空间。三借助“创客驿站”这一优势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大学生创客讲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等活动,宣传先进创业扶持经验和创业扶持政策,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创业氛围。2016年全区共帮扶272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27名;为95名大学生申请落实创业担保贷款1129万元,30人获得初始创业补贴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