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

山西省吕梁市出台十大措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017.01.06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关系千家万户。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供需失衡和矛盾不断加剧的问题,2016年以来,吕梁市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协调配合,高度重视并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吕梁市采取的系列措施有:一是开展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二是结合市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进程,鼓励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在制订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时,同步制订以吸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就业计划。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落实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按省实施基层项目的政策,逐步纳入基层事业单位编制。四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规模,确保全市每年至少2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五是采取市县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工作岗位,积极向省政府争取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1000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六是调整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当年的1月1日调整到毕业前一年的7月1日)。对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七是享受城乡低保家庭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八是探索建立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办法。九是对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生)在吕梁市实现就业的,可持就业证明或报到证、毕业证书、户口迁移证明等在就业地办理落户手续。实现自主创业的,可持创业证明(工商营业执照以及工商登记表)、毕业证书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十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招聘活动。

记者从吕梁市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到,目前造成大专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近年我国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增就业人数之间的缺口高达700万——800万人,从2008年至今,新增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严重挤压。

由于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目前的就业状况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等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和涌人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另一方面,广大欠发达地区急需的智力投入和支持,由于政策、待遇等原因而致基层普遍缺乏人才。加之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不畅,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而吕梁市推出的这十项措施,缓解了吕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了渠道。吕梁市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在中央、省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为吕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条件。市人力资源部门表示,还将继续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为毕业生就业营造更为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大力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切实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套性;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梁瑜)

( 责编:lhj )
  • 高校毕业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关系千家万户。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供需失衡和矛盾不断加剧的问题,2016年以来,吕梁市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协调配合,高度重视并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吕梁市采取的系列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