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新疆上半年助力6.2万南疆贫困劳动力就业

    2018年上半年,新疆采取疆内跨地区转移就业、有序扩大转移援疆省市企业就业规模、就地就近就业等多种举措,帮助南疆逾6.2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解决就业难问题。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18年,新疆以南疆四地...

  • 宁夏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脱贫 23286人已实现就业

    近年来,宁夏通过春风行动、闽宁劳务协作、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劳务经纪人等助力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脱贫。2018年,宁夏全区尚未脱贫的农村劳动力10.8万人。截至6月底,当地已帮助23286人实现就业,工资收入1.81亿元。 宁夏就业与创业服务局深入7个深度贫困县区开展面...

  • 新疆英吉沙:色提力乡帕其英也尔村“村企+脱贫+”模式使村民实现了人生华丽的...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再到车间管理人员,古丽塞丽阿依姆·穆太力甫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没想到自己能走出农村,当上新型产业工人,过上不一样的美滋滋小日子,这都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发生的变化。”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帕其英也尔村村民古丽塞丽阿依姆感激地说,她已经习惯“上班族”生活,并且她已...

  • 铺到家门口的脱贫新路——江西省就业扶贫车间发展现状调查

    近年来,就业扶贫车间不断涌现。据统计,目前江西省共建立就业扶贫车间3541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达5.47万人,真正实现了“小车间、大作为”。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就业扶贫车间发展状况,笔者在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等地开展实地调查,总结出一些经验和规律,为助力精准脱...

  • 扶贫车间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要载体——来自河南省的实践

    近年,产业转移的市场风向被政府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从河南省台前县一带发展起来的就业扶贫车间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归雁经济”领航农村发展方向,从农村留守人员中挖掘人口红利,产业发展倒逼技术下乡、资本涌入。伴随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流动,扶贫车间逐渐成为乡村振兴...

  • 就业“小车间”扶贫“大作为”

    3月份,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强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就业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扶贫模式。那么,何为就业扶贫载体?目前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前景怎样? 各地扶贫载体星火燎原 “扶贫的...

  • 湖南省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76.46万人

    就业扶贫是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湖南省扎实推进就业扶贫,截至6月底,全省总计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147.93万人,在有转移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77.44万人中,已转移就业76.46万人,占有转移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总数的98.7%,人均月工资达2448元...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让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呼和浩特市紧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个目标,坚持有就业就会有收入,有收入就能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理念,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细化政策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资源,深挖政策,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针对性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强化就业...

  • 山东:聚焦精准 打造就业扶贫多元模式

    山东省是东部省份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省,总量较大、分布零散。近年来,山东省各级人社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持把就业作为脱贫济困的长效措施,面对全省贫困人口就业渠道窄、意愿弱、能力差的实际,注重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针对不同就业需...

  • 江苏省2019年底在苏北建成五大特色化就业扶贫示范区

    江苏省人社厅近日下发《建设特色化就业扶贫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江苏省将聚焦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这一困难群体,牢牢把握就业脱贫、创业脱贫、技能脱贫3项工作抓手,到2019年末在苏北分别建成电商就业创业、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扶贫车间、岗位开发援助、技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