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贵州安顺:“兵支书”变身“领头雁”

    什么叫“兵支书”?在贵州安顺市,退役军人村干部被称为“兵支书”。目前,安顺市共有“兵支书”709人。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在脱贫攻坚的新战场上再立新功。“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养成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所需...

  • 安徽安庆:大观区开展“四送一服”集中攻坚专项行动

    为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成效,支持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大观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四送一服”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活动开展半个多月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减负。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为柏兆记食品等76家小微...

  • 广东肇庆:农业科技引领贫困户脱贫增收

    广东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诗洞村的贫困户吴雪莲,最近在村里找到个高薪工作。招聘吴雪莲的是怀集县诗洞镇金仓规模养殖场。今年6月,金仓养殖场正式复工复产,第一批2000头仔猪搭乘电梯入住四层楼高的恒温立体养殖场。吴雪莲和另一个伙伴负责猪场清洁,将猪粪铲到猪舍旁边...

  • 山东新泰:小山楂映红“致富路”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新泰市刘杜镇万亩山楂基地里,一串串红艳艳的山楂果迎风摇曳,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鲜艳,丰收的喜悦在空气中弥漫。“我们这个山楂,有黄茬的、有紫茬的,非常好吃。”正忙着摘山楂的村民鲁德河说。在刘杜镇南流泉村山楂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像鲁德河这样...

  • 西藏类乌齐:牦牛产业升级惠及当地农牧民

    在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滨达乡央宗牦牛育肥基地,28岁的向巴饶丁正在为牛棚里的牦牛补喂饲草。2018年,育肥基地投产,在央宗村招聘了7名牧民作为产业工人。此前,向巴饶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的收入主要靠虫草采挖和国家政策性补助。如今,向巴饶丁每月有2500元的稳...

  • 山东阳信:富民“牛产业” 拉动“幸福车”

    在山东省阳信县华阳集团的现代化养殖场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头黑牛慢慢吃完草料,在自动饮水机旁喝完水后,踱步到黄色毛刷旁边。毛刷自动旋转,它仰起脖子,让毛刷在全身滚动。“听着音乐,牛的神经是放松的,有利于牛的生长。”华阳集团总经理杨晓斌说,“黄色毛刷...

  • 江西宜春:一根头发丝 富了一村人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的小洞村,地处江西和湖南交界处,属于红色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来,花炮、煤炭是小洞村的主打产业,虽然危险系数高,但这两大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待遇不菲的工作岗位。然而近年来,为了配合搞好环保治理,红红火火的禁山冲煤矿于2013年关停。花炮...

  • 浙江宁波:江北区“一组一站一部”落实扶贫专项服务机制

    今年以来,宁波江北区持续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不断提高与贵州册亨县劳务协作的力度和实效,通过积极落实专人服务机制,加强两地协同化合作,促进劳务协作精准对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截止目前,该区帮助册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来甬就业273人,稳定就业2...

  • 重庆合川:巧借专家智慧助力产业发展 培育基层人才队伍

    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事人才专项扶贫工作,确定了人事人才扶贫攻坚工作主线,精准制定倾斜激励政策、引导各类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加强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镇街贫困村社区稳定脱贫、长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