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安徽宿州:聚焦“四化”发力 推动劳动监察提质增效

2025.10.16

今年以来,宿州市聚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以“智能化、规范化、明细化、兜底化”为抓手,推动劳动监察效能显著提升,欠薪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一是信息建设智能化,织密欠薪预防“防护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全力推动劳动监察信息系统深度应用,构建“预防为主、精准监管”的智能治理体系。深度推进“劳付通”监管系统,全市及各县区(园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从“被动接诉”到“主动预警”的转变,从源头遏制欠薪风险。充分发挥市级劳动监察智慧指挥中心作用,建立“线上调度、线下联动”工作机制,大幅提升问题解决效率。通过智慧指挥系统精准调度重点欠薪线索11件次,累计节省人力成本超200人次、行政经费约50万元,实现监管效能与行政效益“双提升”。

二是行政监察规范化,锻造权益守护“硬队伍”。深化劳动监察执法体制改革,推动监察队伍专业化、监察流程标准化,全面提升监察公信力。优化机构职能配置,完成劳动监察支队撤销后的职能划转工作,解决了以往“权责交叉”问题。推行“监察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每起案件办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

三是职能边界明细化,构建协同共管“新格局”。以《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与监管指引(第一版)》(皖人社秘〔2022230号)文件为依据,结合实际制定《宿州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与监管指引》,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欠薪治理合力。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享欠薪线索信息、会商解决难点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召开协调会议5次,联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隐患排查3轮,推动跨部门协同处置问题17件,有效避免了“责任悬空、推诿扯皮”现象,部门联动响应效率提升40% 

四是工资保障兜底化,守住民生权益“安全线”。坚持“未雨绸缪、应急兜底”,积极向市政府申请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专项用于解决历年积案、疑难案件中的欠薪问题。目前已通过应急周转金为1800名农民工垫付拖欠工资360余万元,有效化解了多起潜在的群体性讨薪事件。

  • 监察
  • 劳动
  • 推动
  • 欠薪
年以来,宿州市聚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以“智能化、规范化、明细化、兜底化”为抓手,推动劳动监察效能显著提升,欠薪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一是信息建设智能化,织密欠薪预防“防护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全力推动劳动监察信息系统深度应用,构建“预防为主、精准监管”的智能治理体系。深度推进“劳付通”监管系统,全市及各县区(园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从“被动接诉”到“主动预警”的转变,从源头遏制欠薪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