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乡村振兴离不开稳定就业的支撑。甘州区人社局以公益性岗位为“民生兜底网”,通过科学设岗、规范管理、精准安置三措并举,既为就业困难群体稳稳托住“饭碗”,更以岗位为纽带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让就业路与乡村梦同频共振。
科学设岗,让“岗位需求”精准对接“群众诉求”
公益性岗位的核心价值,在于“按需设岗、人岗相适”。近年来,甘州区人社局严格遵循“按需设岗、以岗聘任、以岗领补、有序退岗”16字管理原则,持续优化岗位开发机制。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公共服务等实际需求出发,杜绝“虚岗”“空岗”,确保每个岗位都有用、实用、管用。同时,通过定期跟踪督查选聘程序规范性、上岗人员履职情况,建立“岗前培训+岗中监管+岗后评估”全链条管理体系,既防止违规发放补贴、在岗不履职等问题,更让半劳力、弱劳力等就业困难群体“有岗可上、有活可干、有钱可赚”,真正把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落到实处。
稳岗增收,让“小岗位”释放“大能量”
公益性岗位不仅是就业的保障网,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通过岗位安置,甘州区实现了就业增收与乡村提质的双向共赢。一方面,帮助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群体无需背井离乡,就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岗位人员参与村庄保洁、基础设施维护、政策宣传等工作,直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截至目前,甘州区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12个,乡村保洁员44个、创稳网格员68个。其中,安置脱贫劳动力90人、防返贫监测劳动力22人,发放岗位补贴43.65万元。一个个“小岗位”,既填充了群众的“钱袋子”,也擦亮了乡村的“新面貌”。
多元兜底,为“弱势群体”筑牢“就业保障墙”
针对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甘州区人社局坚持“市场化就业为主、公益性岗位兜底为辅”的思路,在鼓励引导群众通过企业招聘、自主创业等市场化渠道就业的同时,主动争取城镇、乡村公益性岗位名额,为就业能力较弱、就业渠道较窄的群体“雪中送炭”。无论是脱贫后需巩固就业的劳动力,还是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群体,公益性岗位都成为他们“过渡就业”“稳定增收”的重要选择,有效防范了 “因失业返贫”风险,让就业保障覆盖到每一个有需要的角落。
长效发力,让“兜底岗”成为“振兴源”
下一步,甘州区人社局将持续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从 单纯设岗向优化岗位升级,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需求动态调整岗位类型;从一次性安置向常态化稳岗发力,加强上岗人员技能培训、跟踪服务,提升岗位适配度和就业稳定性。通过更科学的管理、更精准的服务,让公益性岗位不仅成为“就业兜底网”,更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因子”,以就业稳促民生稳、以民生稳助乡村兴。(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