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闻发布会获悉,广西不断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常住人口全覆盖、用人主体广惠及、就业创业全贯通,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着力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问题,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据介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五部门印发广西《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线上”打造以广西就业信息资源库、广西“数智人社”就业创业平台为基础的“一库一平台”,聚焦“线下”纵向优化升级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就业服务平台,横向布局建设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城市商圈、人口集中社区等重点区域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精准高效、优势互补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
从2022年开始,玉林、桂林、河池、贺州4个市相继获得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全区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同时,以县域为重点,坚持“实施一个、建成一个”目标,分2批创新开展马山、靖西、扶绥等13个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提升项目,每个项目给予800万元至1000万元就业补助资金支持,打造县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杆,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让劳动者在基层“看得到点”“找得到岗”“办得成事”。
此外,创新打造“万事通达·就在广西”就业服务品牌,全面推行“大数据+铁脚板”就业服务模式,全区368家零工市场、426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面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广泛组织现场招聘活动,开展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网络招聘活动。
今年以来,来宾市直播带岗基地已帮助60家企业招聘到2832名员工。今年1—6月,全区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170场,发布岗位376万个,其中开展直播带岗1218场,发布岗位77.75万个,把就业服务送到校园里、村头边、家门口、手机上,打通供需对接“最后一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