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渠道、提升养老保障水平,湟中区人社局积极作为、主动服务,通过下沉宣传、部门协同、精准指导等系列举措,推动黑城村成为全区首个完成村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村。此次补助让 119 名参保群众享受到 1.19 万元的集体补助红利,个人账户存储金额人均增加 100元,实现了湟中区村集体经济补助“零突破”。
下沉一线宣传,激活基层参保动能。前期,湟中区人社局社保部门组建政策宣讲小组,深入全区各乡镇(街道),采用政策宣讲会、乡镇干部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围绕《青海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工作实施方案》,对村集体经济补助的政策依据、补助标准、申报流程等内容展开详细解读,并现场答疑解惑,累计开展政策宣讲 5场次,覆盖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400余人,有效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激发了群众的参保热情。
强化部门协同,打通补助工作堵点。主动加强与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的沟通协作。全面梳理符合条件的村集体名单,同步完善相关台账资料,确保补助资金从村集体经济中及时足额拨付,形成了“政策解读—资金保障—流程把关”的全链条工作闭环,为补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准督促指导,打造示范引领标杆。在黑城村试点过程中,湟中区人社局社保部门安排业务骨干“一对一”驻点指导,全程参与补助对象资格审核、缴纳养老费用等关键环节。黑城村成为全区首个完成补助的村集体,为全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范本,标志着湟中区村集体经济参与养老保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下一步,湟中区人社局社保部门将持续深化“试点+总结+推广”工作路径,完善“政策宣讲+动员参保+服务跟踪”全流程体系,推动集体经济补助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有序开展,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