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内蒙古通辽:“牵手”乌海 架起劳务协作“就业桥”

2025.07.15

7月10日下午,通辽市首批“东工西送”务工人员顺利抵达乌海站。这不仅是通辽市与乌海市两地精心筹划的劳务协作成果,更是两地深化区域合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精准对接需求,助力企业发展。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座谈,精准对接乌海市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用工需求,从本地劳动力中筛选适配人员,确保人岗相适。此次首批34名务工人员从1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均为经过严格筛选和面试的青年人才。他们将分别进入乌海市的多家重点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为企业注入“人力活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程贴心服务,保障务工人员权益。为确保务工人员顺利就业,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贴心举措。在出发前,人社就业部门为务工人员提供全程陪同服务,从安检到登车,每一步都有专人引导。抵达乌海后,人社部门还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协助解决务工人员的入职、住宿、餐饮等问题。企业为务工人员提供月薪7000至9500元、免费4人间宿舍及每日8元餐补,确保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舒适、工作环境优良。

深入实地走访,夯实合作基础。通辽市人社局局长杜志军、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一行实地走访乌海市海勃湾区南部零工市场、内蒙古乌海亚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广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深入了解零工市场建设运营、企业生产状况、配套设施及人才需求等情况。此次走访不仅为两地持续深化“东工西送”劳务协作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通辽市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新渠道。

持续深化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此次东西部劳务协作行动是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后续,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还将继续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赴乌海等西部盟市就业,持续为两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搭建高效桥梁。“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深入各街道、乡镇开展定点定向招聘活动,大力宣传引导本地富余劳动力通过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实现增收。”王向宏表示。

通辽市首批“东工西送”人员顺利入企上岗,标志着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在深入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方面迈入新阶段。未来,这项惠民举措将为更多有就业需求的城乡劳动力铺就增收路,为推动内蒙古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 通辽市
  • 人员
  • 劳务
  • 乌海
  • 协作
月10日下午,通辽市首批“东工西送”务工人员顺利抵达乌海站。这不仅是通辽市与乌海市两地精心筹划的劳务协作成果,更是两地深化区域合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精准对接需求,助力企业发展。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座谈,精准对接乌海市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用工需求,从本地劳动力中筛选适配人员,确保人岗相适。此次首批34名务工人员从1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均为经过严格筛选和面试的青年人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