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7月8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人社系统积极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格局,在省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根据劳动纠纷案件数量和实际工作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常驻、轮驻等多种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开展劳动纠纷调处工作。2025年上半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立案受理争议案件数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8%。
今年以来,人社系统依托综治中心,矛盾化解效率大幅提升。依托综治中心“多部门联动”机制,人社部门与司法、信访、工会等单位实现信息共享、线索互通,避免了群众“多头跑、重复跑”。同时,实施案件“分类处理+繁简分流”,启用“简易程序+绿色通道”,设立专业化“农民工争议速裁庭”,对农民工欠薪等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大幅缩短结案周期。
同时,源头治理能力持续增强。聚焦企业欠薪、社保待遇等高频劳动纠纷,积极深入企业、园区、工地等场所开展普法宣传、政策咨询、案例讲解等活动,帮助企业排查用工风险、指导企业依法用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关口前移”,从根本上减少了劳动纠纷的发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此外,调解基础作用发挥明显。人社部门通过“调解”这一柔性方式,将更多劳动纠纷化解在仲裁阶段前,发挥了调解的“拦水坝”作用,及时维护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达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2025年上半年各类劳动纠纷基层调解组织调解结案数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倍。